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杨春阳 廖小莉 报道) “隆隆隆……”推土机、挖掘机在渣江镇秋夏村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原来一大片的碧波鱼塘不见了,一条条的田埂新道夯筑起来了,一垄垄的耕作泥土翻垦起来了,40余亩水塘华丽变身成一块块平整农田。近日,湖南省衡阳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带队深入各乡镇督导耕地保护,看到“塘改耕”耕地恢复现场的一幕。
“塘改耕”耕地恢复现场
土地特别是耕地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保护耕地也是守护我们的“命根子”。一年来,衡阳县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耕地保护新格局逐渐形成。
抓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制订各项制度,层层压实责任。衡阳县耕地底线目标为90.92万亩,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县委书记、县长与各乡(镇)书记、乡(镇)长签订了《衡阳县2022年度耕地保护目标管理承诺书》,把任务逐级分解到乡镇、村、组及落实到地块。为加强全县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县政府出台了《衡阳县2022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方案》和《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实施意见》,为全县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提出了行动纲领。为全面落实耕地恢复任务和耕地进出平衡,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衡阳县2022年耕地恢复工作实施方案》《衡阳县田长制办公室关于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通知》,明确了乡镇具体责任、做法和任务等。目前正准备出台《衡阳县新增耕地后期管护实施方案》,明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新增耕地项目所在乡镇为后期管护责任的主体单位,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移交,签订管护协议,切实履行管护责任。
抓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一是认真编制了耕地保护专项规划、耕地保护“一张图”;二是严格控制新增耕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在重大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及项目立项阶段履职尽责,严格按要求核减耕地面积;三是动态监测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变化。对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发的图斑立行立改,省级下发至乡镇、村图斑及时反馈;四是完成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调查数据库;五是完成全县所有基本农田上图入库,严格执行补划地块不出现一例“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抓违法占用耕地查处
衡阳县自然资源局把月清“三地两矿”特别是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和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整治作为2022年执法工作的重心任务,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和工作推进会,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和地毯式排查。根据排查情况,选取一批违法性质恶劣的进行精准打击,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建房行为进行了拆除;对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违法行为下达了相关法律文书,责令限期整改;对破坏耕地的责令复耕并种植农作物。目前,衡阳县月清“三地两矿”违法用地涉及占用耕地图斑10宗,均查处并整改到位,违法占用耕地零增长。
抓“田长制”全面推行
一是报请衡阳县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田长制工作,今年5月7日下发了《中共衡阳县委衡阳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县级田长制组成人员、组成单位及职责,出台了《衡阳县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三条措施》《衡阳县自然资源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举报奖励办法》和《衡阳县田长制奖励方案》。县级田长制动员大会之后,各乡镇相继召开了田长制部署大会,出台了《乡镇关于严格耕地保护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并且落实了乡镇、村、组级田长及责任区域。县委、县政府将田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绩效评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和“两代表一委员”提名必审内容。二是为落实党政同责,出台了《衡阳县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三条断然措施》,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田长制工作会议,研究耕地恢复、补充耕地等工作。三是加强耕地保护宣传。衡阳县自然资源局在全市率先邀请专家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耕地保护宣讲,在职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县自然资源局全体党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县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法一条例一办法”专题学习及学法测试。利用“6·25”全国土地日、党日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耕地保护及田长制,全年共出动宣传车60多台次,发放宣传册3万余份,悬挂横幅50余条,张贴标语300余张,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