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立 孙妍 报道)6月23日,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戴德清等出席发布会。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负责人就有关工作回答了新闻媒体的提问。
发布会现场
问:全市法院在整治违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方面,有哪些具体整改举措和阶段性成效?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成员廖迪文:全市两级法院以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扎实开展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突出问题,找准整改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市中级法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刑事审判庭、审判监督庭负责人为成员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自查自纠领导小组,启动违规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整治工作。
二是市中级法院成立工作专班,抽调20名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对全市两级法院1990年至2020年办理的4334件减刑、假释案件和327件暂予监外执行案件进行筛查。
三是通过筛查和在省高院指导下的重点评查、市里组织的联合评查,初步确认问题数25个。
问:全市检察机关在结合自身职能抓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色亮点?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成员刘建军:在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方面,坚持专项整治与为民办实事融会贯通、一体推进。
一是开展了打击虚假诉讼、涉民营企业“挂案”清理、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重复信访专项治理等工作,其中结合得最好、效果最显著的是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二是市检察院牵头起草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市委政法委、公检法司《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打造了“一体化”办案体系,构建了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长效机制。以此为契机,全市检察机关主动摸排虚假诉讼线索59件,已发出再审检察建议7件、抗诉1件、移送犯罪线索3件,以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问:市公安机关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工作亮点,出台了哪些让人民群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彭德清: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队伍教育整顿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整顿取得的实效。
一是集中出台一批便民利民举措。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集中推出涉及户政服务、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防范打击等方面40项便民利民举措,不断优化服务群众措施。
二是积极服务“三高四新”助力企业发展。健全完善“一项目、一警官、一联络组”的警企联络机制,局党委成员带头走访蓝思科技、吉利汽车、龙牌酱油等52家重点企业,为企业协调解决拖欠工程资金、境外人员备案等40余件实事。
三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制定“乡村振兴五年计划”,在湘乡市山枣镇洪塘村设立工作联系点,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助帮扶”活动,推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四是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坚持“零容忍”,重拳出击,对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网络电信犯罪案件45起,同比上升125%;刑事拘留涉诈嫌疑人378人,同比上升94.8%;发布预警信息2.11万条,有效止付、冻结涉案资金578万元。
问:市司法局出台的法律服务领域为民办实事系列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后续还会有哪些举措?
市纪委常委、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彭小英: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推出了法律服务领域系列便民措施,目前,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4836件,调解成功4788件,调解成功率99%;全市5家公证机构共办理“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3000多件,7家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司法鉴定事项2000多件,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律师解答法律咨询近6000人次,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接听2000多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0余件,其中为老弱病残、妇女、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485件。
下一步,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点、线、面、圈”上想办法、出实招、见成效。
一是找准切入点,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链和产业项目,协调20家律师事务所为全市13条产业链的300家重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以法治促进产业项目发展。
二是筑牢防线,进一步深化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拓展覆盖面,进一步厚植群众法治理念。高起点启动“八五”普法,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使信仰法治、遵守法律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四是打造服务圈,进一步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提档升级,畅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