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湖南湘乡市泉塘镇:公益力量,撬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8-31 19:08: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卢紫瑶 报道一张张“最美献血人”的奖状铺满沙发,记录他从09开始的爱心历程,他,是湖南省湘乡市泉塘镇扶贫专干贺旺;

一堂堂党课,刻画了他们发挥党员余热、传递红色力量的决心。他们,是泉塘镇90岁老党员夫妇王崇启、王雨林;

一次次捐赠的物资,见证着他们的公益足迹,他们,是泉塘镇德胜文化传媒公司。

他、她,他们,不同身份、年龄、职业,但他们,都拥有同样的热忱、同样的爱,他们,愿做绿荫那片叶,以公益力量,撬动乡村振兴。

图1贺旺所获的献血奖

贺旺是良沙河村的扶贫专干,也是一位多年的公益者。“第一次献血应该是在09年,”贺旺回忆:“这些年献血了不少次,我的目标是献血一万毫升。”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捐献10000毫升,相当于 “换”两次血。

虽然得到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等一系列奖项,但贺旺很低调:“做人嘛,总该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小人物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

除此之外,贺旺还精通玉雕、石雕、木雕、纸扇等,是周围人公认的能人。平时有空的时候,他还会发挥特长,在乡镇的福利院做义工、捐物等。

采访的最后,贺旺还和记者约好了,下次一起去做公益。

图2:贺旺部分玉雕作品

王崇启和王雨林是泉塘镇新汪村的一对90岁的老党员夫妇。今年“七一”,王崇启写了两封演讲稿,回顾了战火纷飞岁月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真幸福极了,国家月月发养老费,生活越来越好过,都是共产党给的好处!”

因此,王崇启夫妇在家里开办“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为村民们讲党史。王老结合亲身经历。讲身边人、身边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不少村民都成了他的“粉丝”。“去听王老讲课的人还不少呢!”新汪村干部朱小莉说到。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王老的党史公开课,是新汪村的文化加油站,也成了乡村振兴路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3:王崇启为大家讲党史

图4:王崇启在今年建党节写的两封演讲稿

“我们村的那群小伙子们,疫情的时候给镇上捐了不少物资,还说以后打算给我们村部安装空调,把村部建设得更好。”德胜村干部肖淑飞说。

肖淑飞口中的小伙子们,正是村上的“德胜文化传媒”团队。他们在2017年成立了这家公司,四年来,公司由三个人变成300多个人,和公司一起成长的,是他们的公益之心。为泉塘镇政府捐赠抗疫慰问物资、进行扶助农民直播,为农产品带货、为敬老院老人们送温暖……他们以爱心为足迹,将公益的光芒,一路撒播在乡村大地上。

今年河南暴雨的时候,团队采购了500套被子、900套凉席、1200件矿泉水、3大件保温饭盒、一台冲锋舟马达等累计10万余元物资,捐赠给灾区群众和一线救援人员。团队还跟随援助车队,一同前往卫辉市参与救援工作。(不知道这段是否需要?感觉有点偏题了)

“公益不分大小。我觉得这个世界需要正能量,需要爱心人士,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能够做点事情,促进乡村振兴是我们的荣幸。”德胜公司的杨贤说。

图5:德胜公司慰问镇政府抗疫人员

图6:德胜公司驰援河南暴雨灾区

他、她、到他们,从一个人,一双人,到一群人,他们,都是乡村振兴这场时代命题中的接棒人,点点星火,汇聚成乡村振兴最美的公益力量!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