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图/彭斌 张文凯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小伟 永军 报道) 10月30日上午,“智慧杂文”研讨会暨蒋勋功《花非花》首发式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智慧杂文”展开理论研讨。
为祝贺《花非花》出版,宋自凡现场赠诗一首 图/彭斌 张文凯
“叙议结合、知感交融,生活俗语信手拈来,达到了自由自在、真实自我的写作境界。”“行文自由活泼,不拘一格,平实语言中显现人文关怀,构成时代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凝聚着人文智慧、人生智慧、艺术智慧。”“品读《花非花》收获智慧、收获哲理。作者具有深深的杂文情怀、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切的民本意识、深刻的认知价值。”……研讨会上,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董正宇,中南大学湖南作家研究中心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晏杰雄,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任美衡,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衡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马汉钦,南华大学教授、衡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全华凌等专家学者,以及我市部分杂文作者围绕“智慧杂文”的写作展开了热烈研讨。
蒋勋功谈对“智慧杂文”的理解和创作体会 图/彭斌 张文凯
市老领导、市杂文学会负责人蒋勋功用四句诗解析了自己对“智慧杂文”的理解和创作体会。他说,“只是当时已惘然,要守得云开见日出。”作为杂文写作者,必须懂得审时度势、因时而变,用创新和坚守走出杂文的一条新路。“无边落木萧萧下”。杂文创作要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不矫情、不回避、不跟风。要有方位感、分寸感、责任感,拥抱新时代,与时代共振。要明确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这样文章才能立起来。“无言独上高楼,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不违背内心,不与世俗为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勇气。杂文写作者要守护好自己的话语权,爱惜自己的羽毛,要有想写的冲动、敢写的勇气、能写的意气,立意上要有高度、表现形式上要有技巧,做到点到为止、看破不说破,适当留白、曲径通幽。“似曾相识燕归来”。要注重积累、灵感、风格,从讲好故事中折射道理,打造好意境和情景,让读者从文章中品读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研讨会现场,蒋勋功向衡阳市图书馆捐赠了新作《花非花》及创作手稿。
蒋勋功捐赠新作《花非花》及手稿 图/彭斌 张文凯
此次研讨会由衡阳市文联、衡阳日报社、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主办,省文艺评论基地、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杂文学会、市图书馆承办。
据悉,蒋勋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杂文写作,至今已坚持写作30余年,《花非花》是其出版的第12本作品集。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