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魏东东 报道)反复腹痛、腹胀多年,67岁的李爷爷(化名)一年前确诊阑尾周围脓肿,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他认为阑尾炎已经康复,三个月后便没有按照医嘱进行复查。
时隔一年,他感觉“老毛病”又犯了,捂着肚子直不起腰,这才来到常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医护人员在治疗中发现,病情并不是李爷爷认为的“老毛病”。
入院后,主治医师郑俊立即进行相关检查,查体时发现李爷爷腹部平软、有压痛、反跳痛,CT检查显示回盲部有少许渗出性病变及盆腔积液,疑似急性阑尾炎,但不能排除回盲部有其它病变,需要进一步腹腔镜检查确诊。
李爷爷被紧急送入手术室,普外科主任罗胡生带领科室医师彭晟、郑俊运用微创技术迅速进行腹腔探查,发现腹腔内有炎性渗出液,回盲部有硬质肿块样改变,而且肿块和阑尾生长在一起,无法辨认、分离。
凭借多年的诊疗经验,主刀医师罗胡生判断这是回盲部的肿瘤,需要立即切除肿瘤与周围病变肠道。
但是手术团队此时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回盲部硬质肿块性质不清,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二是微创切除肿瘤及部分肠管难度大,要不要改为传统开腹手术?
考虑李爷爷已是花甲之年,这次手术需要切除部分器官,对身体创伤较大,手术团队当机立断,决定继续使用微创方式进行肿瘤摘除手术。
术中,手术团队使用超声刀成功切除肠管23厘米、升结肠+阑尾14厘米,完成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肠粘连松解、腹腔清洗引流术。术后肿瘤检验结果为回盲部假性粘液瘤,属于良性肿瘤。
“患者有慢性阑尾炎,腹腔内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肿瘤情况越来越复杂,从而引发了剧烈腹痛。”常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罗胡生介绍。回盲部假性粘液瘤比较少见,属于疑难杂症的一种,症状为腹部疼痛、进行性腹胀,常伴随有右下腹隐隐作痛,与阑尾炎的症状类似,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右半结肠切除需要开腹,对身体伤害大、感染风险高,常宁市人民医院近年来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开展各类腹腔镜微创手术,不断将“大手术”变成“小创口”,逐步实现全腹腔范围内腔镜微创手术“无禁区”。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