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乡刘家井社区召开“我的衡阳我的奋斗”屋场恳谈宣讲会
和平乡刘家井社区会同业主代表、物业方商议社区工作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何宗宜 报道)“公共设施该如何划分管理责任”,“出租房屋该如何完善合同”,“小区饲养宠物有哪些条件”“如何预防网络诈骗”...在东城国际小区许多居民在互相探讨咨询法律问题。近日,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和平乡刘家井社区通过开展“创文巩卫”、“过双节便民服务送到家”、“学雷锋、从头越”、“消防安全演练”、“《民法典》法治宣传进小区”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激发小区居民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维权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和平乡刘家井社区今年4月成立的一个年轻社区,管辖范围东至衡茶路,西至苗圃路,南至广厦路,北至衡州大道路,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1.1万人,社区下设10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员54人,辖区内主要有东城国际、金色兰庭、衡安小区、华颂星城、小湾安置房等小区,坐落门店73家。
为抓好社区基层治理,刘家井社区以“三个一”举措为抓手,高质量推进“法治物业”示范区创建,在辖区内全面推进“三化”治理模式和“里巷”工作法。
“一套班子”。刘家井社区坚持以党支部为引领,下设居委会、党小组、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并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共同组成一个社区层面议事决策机构——“社区议事会”,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共同制定社区公约和各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一面网格”。刘家井社区通过划网格、选好人的形式,依托物业公司在居民楼栋建立楼栋长、信息员、调解员和宣讲员的“一长三员末端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网格管理网、信息共享网和居民自治网,走家串户摸排居民详细信息,大力推行以“一会三清,三看三上门,六查六反馈”为核心的“里巷工作法”。
“一个会议”。自开展“法治物业”示范创建以来,刘家井社区通过广宣传、全覆盖搭建听民声、访民情、办民事、解民忧平台,联合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对小区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集中研究,实现了融合互动、信息互通、协同治理,切实做到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全方位为居民服务。
如今,“法治物业”创建工作已经在刘家井社区“开花结果”。通过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了包括“违章搭建”“私家车受损理赔”“自来水存在异味”“高空抛物”等一系列小区内的热点、难点问题。法治示范小区的打造做到了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化解在一线、化解在社区,切实实现法治社会下的法治小区。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