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湘潭市香精香料(食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湘潭市企业技术中心。
市电机车厂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祥豪新材料年产4万吨膜材生产线(一期)项目设备安装完毕,进入试生产。
标准厂房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图为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1期。
这一年,天易经开区吸引10个亿元以上项目前来“安家”;
这一年,天易经开区16个产业项目实现主体竣工或投产;
这一年,天易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
翻开天易经开区2021年的成绩单,令人振奋。
这一年,作为全市重要的产业园区以及湘潭县发展的龙头,天易经开区紧紧围绕创建“五好”园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两大目标,强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要素瓶颈,聚力加强队伍建设,狠抓产业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优质服务刷新项目建设“天易速度”
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祥豪新材料年产4万吨膜材生产线(一期)项目再一次刷新了“天易速度”。
“9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黄土地。” 谈起项目建设成果,祥豪新材料年产4万吨膜材生产线(一期)项目负责人方健颇有成就感:“100天不到,项目主体立起来;半年左右,占地4675平方米的吹膜车间建成试投产;现在,项目已全面投产……”
“项目签约进驻后,天易经开区便主动派人前来对接。在园区鼎力支持下,项目部克服了春节、疫情等困难。同时,得益于园区的‘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制度,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办好了项目建设证件,使项目按既定时间顺利开工。”方健向我们说出了项目能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天易经开区完善项目服务“五个一”机制,主动跟踪服务、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以一批项目的达产达效增强园区发展后劲。
以“迈好第一步 项目论英雄”项目竞赛为抓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领导干部主动深入项目工地,积极为项目排忧解难,累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63起。
该区健全完善党工委领导联系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行政审批服务“见章盖章”“见章换文”“一会两函”制度、重大项目指挥部机制、项目护建机制等,大幅缩减项目审批时限,从园区和项目方共同抽调精干力量建立项目临时指挥部,由专班工作人员负责为项目提供从协议签订、土地征拆交付到项目报批报建等全程“保姆式”服务,同时及时处理项目建设现场非法阻工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营商环境,推动了项目的快速建设。
在开展“见章盖章”“见章换文”改革的基础上,天易经开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提前预审、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网络流转”等举措,探索“拿地即开工”,助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项目建设的非常之举让一批批产业项目安家落户,一个个重点项目加速开工建设,一家家企业(项目)建成投产运营。2021年1-11月份,天易经开区完成产业投资131.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80%,全年新开工15个项目,截至目前完成主体竣工或投产项目16个。
其中,省重点项目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项目二期实现“拿地即开工”,2021年6月28日进场建设,12栋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年底全部交付;胖哥耀晨食品有限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仅1年左右即完成超10亿元投资,2021年6月份正式投产以来,完成产值超过3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
用心培育让企业茁壮成长
位于天易经开区的湘潭市电机车厂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轨道交通工程运输装备运输控制系统、矿用机车自主安全系统、动力电池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近三年,公司产值、销售收入、税收等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无论在软环境还是在硬环境方面,园区都能给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公司副总经理刘湛说,天易经开区有专门的服务部门主动对接,为公司解决了人社、人才、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今年公司获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深耕先进制造业,在产业链上下功夫。纵观天易经开区,像湘潭市电机车厂这样的企业并非个案。
一方面,天易经开区狠抓招商引资,围绕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湘莲、槟榔、海泡石三大特色资源,精准招商,补链强链。2021年以来,共引进项目61个,其中包括皇爷二期、汇洋软包装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百万千瓦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项目等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国电电力和北控水务“三类500强”背景企业2家。围绕食品医药产业链,引进了40多家食品企业入驻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围绕新材料产业,引进了汇洋包装、飞欧特新材料、创一工业新材料等项目。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内资86.96亿元,外资9.85亿元,进出口额21.88亿元。
另一方面,天易经开区积极推进“入规、登高、智造、上市”。诺伯特、特种线缆、市电机车厂等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技术项目;力威液压和市电机车厂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6家。胖哥耀晨2021年6月试生产,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槟榔加工全工艺流程机器换人替代率达90%以上。23家企业通过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预计全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
再者,持续搞好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天易经开区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设立企业服务110机制,对企业诉求及时办理,2021年受理企业各类诉求50余起,均给予及时解决或回复解释。同时在用工、人才、金融、法律、市场等方面为企业积极提供服务,如联合人社部门与人力资源公司,召开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建设公租房306套,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与技术骨干提供住房服务;为30多名企业负责人与专业人才子女提供就近入学服务;举办银企对接活动4场,解决企业资金问题;邀请专家为企业现场解释法律难题等。在《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推进情况》中,天易经开区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和推介。
土地集约利用以“亩产论英雄”
车行至天易经开区天易大道与紫云路交会处,远远就能看到一栋栋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道长1公里、容纳 200家中小企业的“工业走廊”,成为天易经开区靓丽的产业“风景”。这里是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
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是省重点工程,占地面积904亩,分两期建设厂房、研发中心、总部大楼等。一期已建成投产,入驻企业80多家,2020年完成产值8亿元,完成税收6200万元。2.1期在2021年6月份开工建设,包括12栋标准厂房。“我们主要建设了标准厂房,也进行了部分定制开发,目的是搭建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2.1期在9月份就已经售罄。”湖南柏屹创新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先林介绍,公司的目标是早一天建成项目,早一天将厂房交付给企业,早一天为湘潭经济作贡献。
目前,湘潭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2.1期已全部交付。曾经的荒土地,成了一座现代智能制造示范园区。
高质量发展以质效论英雄。天易经开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推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集约利用,通过“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标准厂房”“先租后让”等供给改革,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良性经济循环。
该区启动亩均效益评价和组织招商引资协议“回头看”工作,对亩均税收低于4万元的企业制定“一企一策”,通过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引进盘活等方式提升亩均效益。制定了《湘潭天易经济开发区开展低效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的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企业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处置工作,采取“园区内部求发展,去低效,置集约”的土地发展策略,稳妥推进低效土地处置工作。收回五洲通、埃索凯、胖哥食品等3宗共计238.2亩低效用地,重新利用低效用地 315.72亩。其中,胖哥食品老厂退二进三已完成用地供应,新厂于2021年建成投产并实现税收2275万元;珠江啤酒用地新布局祥豪新材料项目、乐为机车用地新布局伍子醉项目均已建成。
建设标准厂房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易经开区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在工业用地中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先后引进了宏信产业园、湖南柏屹自主创新产业园和湘潭佳海食品医药产业园等“135”工程升级版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园中园”容积率达1.3,比周边同类工业项目高0.24;固定资产投资达210万元/亩,比周边同类工业项目高60万元/亩。通过标准厂房建设,既破解中小企业自行开发建设中如资金短缺、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又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双创”升级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神舟“飞天”背后离不开天易经开区“湘潭特种线缆力量”。湘潭市特种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微小型超柔软棉纱线,具有中枢神经作用,为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导航系统的陀螺供电和传输信号,保证飞行器准确入轨。不仅如此,公司研制的超高温控制系统的脐带电缆网,保证了从火箭发射前的地点单元测试、分系统测试、箭上控制等各个流程控制和火箭发射时的点火指令及起飞后的各个关键控制程序的正常运行,在火箭的点火发射、姿态控制和变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天易经开区的另一家企业湖南信诺颜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无机非金属功能搪瓷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为搪瓷厂提供釉彩工艺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2019年,公司被授予湖南省搪瓷釉料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电喷涂搪瓷粉末、搪瓷抗爆釉、搪瓷预磨粉、耐干复烧无机颜料技术等的研发与产业化。相关产品累计销售突破2000万元。
另一家企业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品香料、香精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香精香料生产基地之一,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2%,2021年公司获批湘潭市香精香料(食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湘潭市企业技术中心,未来公司将努力打造全国香精香料研发高地,争取到2025年实现年营业收入3亿元。
……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寒冷的冬天,但在天易经开区却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热潮。天易经开区不断完善促进创业、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湖南省新型工业示范基地”“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湖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中南大学第一批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强化政策支撑。该区制定出台“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扶持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每年安排科技创新专项预算5000万元以上,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团队创新等方面的奖补力度。出台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引进了鲁光英博士等优秀科研人员、柏屹产业园刘先林团队等返乡创业团队。
推动“双创”载体升级。鼓励各类资本建设或利用闲置厂房改建“双创”平台,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区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以省级众创空间天易众创空间为载体,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今年新引进企业(项目)18家,累计孵化成功项目54个。
在天易经开区制定的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指导下,企业投资研发积极性高涨,今年研发投入预计达14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5%以上。今年1至10月,天易经开区新增市场主体600余户,新增就业3500余人;新增创业900余人,带动就业1.8万余人。
大手笔带来大项目,大项目带来大发展。
数字为证——
2021年1-11月,天易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4%、15.2%、23.9%、12.6%、12.9%、120.6%。
预计全年,食品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4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5亿元;主特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达55%以上。
对于2022年工作,天易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武强表示,天易经开区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创建“五好”园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两大目标,大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三大重点,把天易经开区打造成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增长极、潭株融城的黄金纽带和中部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在“五好”园区创建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文/马贵 龚志刚 郭彦君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