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语言艺术浅析

发布时间:2022-01-24 17:10:40 来源:中国报道

【摘要】在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及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教师语言现状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注重生活常识的教学,中年级注重人生方向,高年级注重法律法规的知识储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与课本知识存在差距,因此凸显出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不仅要知识的储备,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语言启迪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教师语言的目标性、互动性和艺术性三个维度来论述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采用授课的方式,教师语言作为主要媒介,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起到了示范、引导的作用。面对价值多元、信息裂变、新媒体崛起等新形势,如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鲜活、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易于学生理解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语言即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包括教师所使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及体态语,堂上语言和堂下语言,以及其它育人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据多方资料显示:一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对教师语言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师语言艺术》《教师语言纲要》等专著探讨教师应如何提升自身语言修养,还有许多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对教师语言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二是教师语言的有趣性等各种语言技巧形成的综合效应。三是从课堂语言艺术来看,就外语教师(主要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展开的研究较多,而就《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和教学效果展开的研究得较少。《道德与法治》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语言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心智成长。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教师语言素养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熟练运用规范、生动、多元的教师语言对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并在课程基础教学上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相关语言艺术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要求

“教师语言”是指课堂教学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教学过程中的无声语言也是教师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语言的特点体现在科学性、目标性、互动性和艺术性等四个方面,其中科学性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准确、规范、精炼、简洁和逻辑性上;教师语言目标性是服务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语言的互动性即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交流;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艺术性是教师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形象性和情感性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的语言艺术

第一,科学性的综合评价在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扎实,就能够用准确、规范、简练的语言教授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对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尤为重要。第二,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综合评价是教学效果的体现。《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再是以往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而是将情感融入课堂,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美感,并结合适宜的仪表、肢体语言等因素营造课堂氛围。第三,师生语言的互动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波动,比如:教师提问频率不高或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这样教师语言的目标性就会减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不清晰、不能准确的完成学习目标,影响教学的目标性。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语言几点思考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的教学论著《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讲课的教师,讲起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不善于讲课的教师,则是平淡无味,使人昏昏欲睡。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先过语言艺术这一关。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十余年,对课堂语言的几点思考如下:

1.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准意切,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有的教育论著中把其称为“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它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无误,必须精确地表达知识的内涵。对各种现象的描绘,对概念、定义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词准意切,不使人发生歧义和误解。比如: 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这课教学中通过辨识甲骨文字或阅读有关文字的故事,不断寻找、发现汉字的历史和特点,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我国汉字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字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感知汉字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发现的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面闻名于世。汉字历史悠久,而且代代相传,至今仍在使用。今天,汉语还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因为汉语的简洁、精练,所以,在联合国的文本中,中文汉字版本的文件是最薄的。汉字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文明的象征。课堂中既有书面语言的严密精确,又有口头语言的通俗易懂。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吞吞吐吐、词不达意,则学生听起来糊里糊涂、莫明其妙,这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

2.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就是在教学中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比如,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面对学生紧张的情况,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鼓励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也没关系”。再比如,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一个学生介绍家乡时说,“他的家乡有大草原,还有很多羊群”。这时,另外一位学生立马举手说,“老师,他家乡没有草原也没有羊群,我与他老家一个村的”。课堂上时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直接的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该通过巧妙的语言化解,可以这样回答:“感谢两位同学的发言,一位同学如实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另一位同学描绘了家乡未来的美景,都很不错”。这时所有的学生都不会关注于前面两位同学回答问题的矛盾,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到我爱家乡山和水的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自己家乡未来会怎样。这样,教师的语言既有亲和力,又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回到课程的中心论点,提升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国美丽山河的热爱。

文明礼貌,不仅在社交中运用,在教学中更应运用好,发挥其作用。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是教者,就可以居高临下,动辄训人。在与学生说话时要讲礼貌,多使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词,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又能感受到谦虚可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3.生动有趣,形象诙谐。

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形象诙谐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从心理学上来讲,教师讲课时如果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听起课来精神集中,记忆深刻。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平淡、抽象,缺乏一种吸引力,学生听起来平淡无味,自然会印象肤浅,效果不佳。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虽不能像相声演员那样来吸引学生,但在教学中生动诙谐的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育家马卡连可曾说:“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启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语言艺术,这必然会增大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才能更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入情境,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从而感受道德的滋养,法治的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育人于教的目的。( 文/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联合中心校 余文斌 )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