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南屋场恳谈会:“微触角”服务 “零距离”便民

发布时间:2022-02-26 04:44: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旷诗秦 报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句旨在强调,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集和激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当前,湖南省衡南县通过实施屋场恳谈会制度,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将社情民意转化为党委的正确主张、政府的科学决策、干部的主动作为,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努力实现“民感党恩、党聚民心”。

建为民服务的“窗口”,理烦心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依靠群众,赢得群众。而要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必须到群众家门口的屋场用眼去看、附耳去听、用心去做。乡村屋场是长期以来依靠宗亲、地缘、人缘等关系形成的村民聚居地,衡南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延伸到群众爱参与、愿建设的屋场,多用群众喜欢听、听得进的语言,把政策、道理掰开揉碎讲给群众听,坚持面对面把党的方针政策讲深讲透,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把县委工作部署讲具体、讲明白,讲到群众的心坎里。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屋场恳谈”模式,通过开展3016余次屋场恳谈“微宣讲”,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氛围营造在屋场,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传递到屋场。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转弯、在困难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精度与广度。

筑惠及百姓的“驿站”,解揪心事。新形势下,走深走实群众路线,让矛盾在群众家门口化解,应当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挥新时代干部应有的优良作风,深入一线、贴近群众,面对面开展工作。屋场恳谈会通过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人员参会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党员干部“走访”,做到村(社区)困难家庭、危重病人家庭、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信访户、离任村主干“五必访”,及时纾解情绪,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衡南县党员干部走进屋场,主动“向前一步”“靠近一些”,悉听民声、细察民情、真访民意,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感愁知盼,从反映突出的问题中释疑解难,解决各类复杂问题4672个,构筑了“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和谐干群关系。2019-2021年,衡南连续三年成功创建全国、全省信访“三无”县。全县有8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奖励,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砌基层治理的“岗亭”,顺操心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基于当前基层治理的现实特征和历史方位,该县突出组织力建设,在乡村屋场构建基层治理的组织根基,把1998个党小组建立在屋场,把党员下沉到屋场,把作用发挥于屋场,筑牢屋场恳谈会制度的“治理底盘”。推动“屋场恳谈+五个到户”积极探索,不断求解群众美好生活的“方程式”,采取“不拘形式轻松谈、不限时间随意谈、不定内容广泛谈、不打板子敞开谈”的“四不四谈”形式,让群众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把身边生活的小事、谋划发展的大事拿出来讲,让思想在屋场恳谈会中碰撞,体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真态度,一心为民、共同富裕的真诚意,让共商良策成为基层解决问题的理性方式。截至目前,该县已广泛开展“屋场恳谈”“校园恳谈”“车间恳谈”“工地恳谈”“网上恳谈”等共4329场,推动群众积极主动参加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恳谈中进一步统一发展思想、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凝聚更大合力加快建成衡南“四区一花园”。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