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惊蛰到,春娇俏,这些养生知识您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2-03-06 22:52:0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惊蛰时节,您要注意什么

“几振雷鸣虫儿惊, 数缕光照小河清。万物复苏蒙眬意, 春风化雨伴随行。”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情景。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此时的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着眼于一个“生”字。那么,如何养生呢?

一、吃。吃是人生大事。惊蛰来临,天气逐渐变暖,饮食上忌油腻刺激,宜清淡饮食。应顺应肝气,助益脾气,五脏平和。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扶助阳气,此时,在饮食上应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二、穿。应注意保护阳气,适当“春捂”。“春捂”一说从何而来呢?《易·系辞》中说:“变通莫大乎四时”。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万物的荣枯生死,人们如果能顺从天气的变化,就能保全“生气”,延年益寿,否则就会生病或夭折。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故春时人体肌表虽应气候转暖而开始疏泄,但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此时,必须注意保暖,御寒,有如保护初生的幼芽,使阳气不致受到伤害,逐渐得以强盛,这就是“春捂”的道理。所以,春捂要注意温度。如果温度在15°C及以上时,可以适量脱点衣服;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最好不要过早地脱衣服,以免不经意的受凉而引发疾病。当然,由于每个人对冷热的感知不一样,所以只要你感觉太热,难以忍受,也可以脱掉衣服。但是在气温下降之前,要及时穿上。

三、运动。惊蛰时节,蛰虫始动,我们也要适当运动。与二三好友出门观赏春景,在和意春风中放放风筝,踏青郊游,何乐而不为呢?

初春,由于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疫情反复的当下,我们在这时更应该注意。预防上,首先要注意讲卫生,除害虫,消灭传染源,出门记得带好口罩;其次是多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还要加强保健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每天可选足三里、风池、迎香等穴做保健按摩两次,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愿大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文/刘 宵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