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广东英德市全力打造麻竹笋百亿产业

发布时间:2022-03-08 00:43: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小伟 罗昌玉 报道)为加快推进英德市麻竹笋产业发展,3月2日,广东省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调研英德麻竹笋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英德麻竹笋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英德将全力打造麻竹笋百亿产业,申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英德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布局麻竹笋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全市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升麻竹笋产业联农带农增产增收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小湾村塘面麻竹笋种植基地调研  图/西牛镇 陆诗雯

在英德西牛镇,张杨彬走进麻竹笋加工企业、麻竹笋专业合作社、麻竹笋种植基地,了解麻竹笋产业种植、收购以及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在西牛镇,有近一半的人种植麻竹笋,由于拥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麻竹笋产业带动了不少农户致富。张杨彬强调,麻竹笋产业发展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产业文章,把麻竹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培育。

鼎盛竹笋专业合作社调研麻竹笋加工厂  图/西牛镇 陆诗雯

现状:产业带动明显但附加值不高英德全市麻竹笋面积达62万亩,年产量约为100万吨,平均亩产1.5吨,从业人员达7.29万人,全市笋农加工和收购集中加工点约500个,专业合作社约76个,规模加工厂约71个,其中有11家企业(巧口、源丰、鸿德、雄盛和连樟家等)获得SC认证。据统计,英德市麻竹笋产业经济总值约32亿元,其中生笋收入(农民直接经济收益)约21亿元,按初加工平均增值600元/吨计算,可增加年产值4.92亿元,全市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产值达3.5亿元以上。

西牛镇巧口(英德)食品有限公司调研    图/西牛镇 陆诗雯

英德市麻竹笋种植地点主要分布在辖区中西部,其中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连江口镇8万亩、石牯塘镇5.1万亩、波罗镇4万亩、九龙镇3.583万亩,水边镇2.86万亩、石灰铺镇2.5万亩,其中西牛镇获批成为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中国麻竹叶之乡,西牛麻竹笋也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    图/西牛镇 陆诗雯

虽然英德市麻竹笋产业近年来带动了不少农户发展致富,也具有不少的市场前景,但仍面临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大而不强、麻竹笋加工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产业产品的科研力度不足、产业规范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英德从事麻竹笋产业的人员虽然多,但大多停留在收购贩卖原材料、粗加工阶段和贴牌生产阶段。”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会长黎水清表示,英德麻竹笋的原料、粗加工产品大多销往广西、四川等地,再由当地大型加工企业进行精加工制成各类麻竹笋食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终端掌握在他人手中,导致英德当地的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发挥不明显。机遇:规划打造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西牛镇216个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图/西牛镇 陆诗雯

立足英德市的生态区域优势和麻竹笋特色产业基础,拟定以西牛镇为核心区,辐射水边、浛洸、石灰铺镇、石牯塘、横石塘等镇为范围,申报2022年英德市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省级产业园建设平台,加快推进全市麻竹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项目实施主体初定由广东千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开展实施,并在今年2月7日向全市发出了产业园建设项目入库申报的通知。目前,英德已协调约232亩土地用于产业园项目建设,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等申报材料也已基本编制完成,进入审批报送阶段。此外,为助推英德市麻竹笋产业规模化发展,激活特色麻竹笋品牌价值。

西牛镇金竹村调研申报省级产业园建设用地    图/西牛镇 陆诗雯

今年2月15日,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英德市麻竹产业协会、英德市农商银行三方签订了《麻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英德农商银行将以创新拳头产品“金竹笋”贷款,为麻竹笋产业群体授信20亿元并提供利率优惠,支持满足广大企业、农户在笋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金需求。在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下,英德麻竹笋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方签订麻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西牛镇 陆诗雯

方向: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产业文章麻竹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英德市委市政府有信心、也有决心发展好麻竹笋产业。座谈会上,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指出,英德要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加强麻竹笋产业发展研究,强化为民情怀,树立系统思维,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大户为基础的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存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

广东省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    图/西牛镇 陆诗雯

张杨彬强调要通过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把麻竹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培育,力争将麻竹笋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要以麻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建立麻竹笋研发中心,依靠高等科研院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进行科研攻关,组织企业制定麻竹笋行业质量标准,助推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加工。推动麻竹笋要加大对麻竹笋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推广,挖掘英德麻竹笋种植历史,讲好竹文化故事、做好竹文化文章。如麻竹笋可以与清远鸡、河鲜、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打造“笋+鱼”“笋+鸡”等餐饮、旅游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张杨彬也提到,相关农业部门要合理引导农户种植,避免跟风大规模抢种。同时要规范好行业秩序,避免出现无序竞争等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现象出现。

座谈会上,麻竹笋生产加工经营农业企业代表、金融企业代表以及省内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围绕麻竹笋产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英德市领导蓝兴强、郭成战参加座谈交流。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