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粮田”变“良田”!

——湖南衡阳珠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发布时间:2022-04-15 12:07: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兴湘村、沿兴村新建主排灌渠2700米。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唐兰荣 刘兰英 报道)不误农时,不负春。眼下正值春耕时节,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街道兴湘村、沿兴村村民们抓紧投入到春耕、春种、春管当中,乡间田园里群山、花鸟与村民农忙的身影交织一起,呈现出一幅幅美丽而忙碌的春耕图景。

兴湘村、沿兴村为东阳渡街道粮食生产主要片区,今年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达4800亩。去年按照高标准农田项目选择优先粮食生产区的原则,兴湘村、沿兴村被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新建主排灌渠3条达2700米,山塘清淤硬化6座,新打机井4口,新修机耕路6条达5000米,管道节水灌溉600多亩。完善的水源工程、灌排渠系和机耕路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前我们村的粮食生产片区,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造成高岸田缺乏水源,低洼片区经常内涝,群众对粮食种植积极性不高。”兴湘村党总支书记郭四清告诉记者,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后,可以说是旱涝保收,现在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边,极大地节省了种粮成本。“现在政策好,不光种粮有补贴,秧苗也有补贴,而且又帮我们村兴修基础设施,大家的种粮积极性又回来了!”一位村民放下手中的秧盘开心地笑着说。

近年来,珠晖区高标准农田项目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要求,集中连片、分年推进的总目标,极大地解决了制约农业生产的“缺水、缺路、缺产出”的“三缺”问题,实现了“有水、有路、有收益”的“三有”目标,让群众享受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红利,进一步释放乡村振兴活力。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