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曹启文 报道)近日,湖南省耒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先后收到老革命王来苏和著名英烈伍中豪的一些珍贵资料等相关历史文物,这是近几年大力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征集党史文物后出现的可喜局面。
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发掘收集散落的文物史料是近几年党史研究室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19年该室起草的《耒阳市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经耒阳市委全会审议出台后,组织全室人员分批次深入全市各乡镇开展红色革命遗址普查,发现了红色村落株木山、抗日无名烈士墓群等一大批重要史料,摸清了130余处红色遗址家底,并上报衡阳及省党史部门。搜集革命历史文化及英烈故事,宣传发动革命烈士的亲属及群众捐赠有关革命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及历史。同时,借“湘南起义在耒阳”专题馆布展契机,向全市下发征集党史文物的通知,让广大市民了解文物征集的范围及意义,并踊跃捐赠党史文献文物或提供征集线索。
通过下乡搜红,收集了欧阳海连环画,资桂林的地契,谢竹峰的眼镜、收音机以及手稿,谭楚材的书箱,刘乙然的铜笔架,还有一批证书、书信等文物实物。通过宣传发动,刘霞的后代主动捐赠了“耒阳革命首烈”荣誉牌,六位耒阳籍开国将军的亲属捐赠了将军们使用过的衣物、个人用品及相关史料书籍等。有的党史文物已在湘南起义专题馆展陈,有的待党史馆重新布展时展出。
这些文物实物既是革命岁月的有力见证,也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最好的教材,对于宣传推介耒阳党的历史、大力实施“五个耒阳”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