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王慧娴 邓中意 报道)坐落于祁东县西区的黄土铺镇,地处衡邵干旱走廊,距县城37公里。屹立着的衡宝战役纪念碑,代表着这个小镇鲜活的红色记忆。历史上,这里曾是解放战争中衡宝战役的主战场之一;翻过历史的书页,如今的黄土铺镇俨然一幅美丽乡村新景象,离不开农行祁东县支行金融力量的潺潺滋养,为革命老区振兴的蓝图上,不经意间增添了一抹农行“绿”。
农行祁东黄土铺分理处主任与客户经理到田间地头做贷款调查
特色贷款“铺路”
祁东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黄花菜之乡”,种植黄花菜面积达16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是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摇钱草”和“米坛子”。而位于祁东县黄土铺镇的湖南雁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当地主营黄花菜种植、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每年的六七月份为大量收购黄花菜时节,急需储备流动资金。祁东县农行将扶持特色产业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在了解到雁隆公司相关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其申报了“银担e贷”产品,预计将发放贷款300万元,可有效解决收购黄花菜的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农行祁东县支行开展金融进村宣传
宣传活动“搭桥”
黄土铺镇的上福新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黄土铺分理处网点负责人在走访村支两委时了解到,贷款难、贷款慢的问题一直是当地村民的一块心病。为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该网点与支行人员组建了一支“三农”团队,广泛开展“金融进村”宣传,为村民讲解金融政策、介绍贷款产品。上福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贵宝正是该活动的受益人,他说道:“我们的合作社是新成立的,今年计划养殖螺蛳,正愁找不到融资门路,农行就送来了好政策、好产品。这不,我申请的20万元贷款仅一天时间就到账了”。截至目前,祁东农行已为上福新村的村民累计发放“惠农e贷”超600万元。
农行祁东黄土铺分理处客户经理上门办理收款码
优质服务“引流”
“自从用上农行的聚合码,真是方便了不少,收款又快又安全,客户经理经常上门走访,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解答。”谈到农行的聚合码,在黄土铺镇上开早餐店的周女士对此赞不绝口,连连竖起大拇指。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金融服务,网点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到农贸市场、沿街店铺、偏远村落开展“送业务上门”活动,逐户讲解聚合码、掌上银行、信用卡等产品,让当地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大大提高了客户对农行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今年以来,祁东农行新增加收款码商户340户,用户总数达2616户。
黄土铺的案例只是农行衡阳分行支持革命老区发展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该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引金融“活水”,为老区“赋能”。截至目前,衡阳农行支持革命老区实体贷款余额185.9亿元,较年初净增11.6亿元。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