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祖国医学中“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重要思想。中医学认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在此时贴敷或灸疗,可以引动自然界的阳气为自身所用,达到驱散体内沉寒邪气,以治疗寒性、疼痛性及过敏性病症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除接种新冠疫苗外,通过贴敷或灸疗,可达到增强正气,预防人体感染邪毒目的。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肺系疾病
●预防时疫及流行性感冒、体虚感冒、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变应性咽喉炎等。
疼痛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产后风湿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多肌痛、痛风等。
●肢体经络类疾病:肩周炎、颈腰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腿冷痛、四肢冷麻、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网球肘、电脑手。
寒性疾病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腹痛腹泻等。
●肾阳虚证:前列腺疾病、阳痿、遗精、早泄等。
●冲任虚寒: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等。
亚健康状态
●阳虚体质——以怕冷为主要表现。
●气虚体质——以体质虚弱、容易疲劳为主要表现。
●痰湿体质——以虚胖为特点,容易出现困乏、疲劳、怕冷、便溏、苔腻等症。
●血瘀体质——以肤色晦暗、身有痛处、舌质紫暗为特点,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体质。
儿童系列病症
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儿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小儿慢性咳嗽、消化不良,遗尿,流涎等。
“冬病夏治”禁忌症有哪些?
1、感冒发烧或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严重过敏体质者。
3、严重皮肤病、出血性疾病患者。
4、孕妇、恶性肿瘤、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脑血管病急性期、高血压危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5、阴虚阳亢、邪实内闭、热毒炽盛等证,皮肤有破损、皮疹者。
“冬病夏治”需要注意什么?
1、“冬病夏治”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不愿配合的儿童,不采用三伏贴。
2、治疗期间忌食海鲜、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注意保暖,忌空调直吹。
3、贴敷时间:成人2-4小时,儿童30分钟-1小时,视患者自身耐受情况而定。
4、治疗期间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5、治疗后若皮肤出现较大水泡等反应,需及时到我院就医。
6、冬病夏治三伏贴需根据每个人不同体质、不同病情进行辨证选穴、辨证选用敷贴用药。我院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特别为患者准备了各种敷贴。对某些严重虚寒体质患者,配合采用内服中药进行调治。(供稿/衡阳市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