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波教授、常宁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主任欧昌元为患者实施手术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魏东东 报道)6月30日,常宁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一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解除病痛。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常宁市人民医院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又一次新突破,实现了常宁市心脏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植入)治疗“零”突破。
常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廖国清、主治医师詹辉术后查房
“我病了十几年,身体一直没有好过,仅今年就已经昏倒4次了,都是被紧急抢救过来的。”59岁的患者曾某患有冠心病、房颤、心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疾病,常年被头昏、心悸、反复晕倒等症状折磨,辗转多家医院治疗都没能真正解除“心”病困扰。
“正常人心率是60-100次/分钟,而患者心率最慢时每分钟仅有15次搏动,心脏随时可能会停跳。”廖国清介绍。结合心电图、冠脉造影术等相关检查结果,曾某被确诊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单靠药物无法根治,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安装心脏起搏器。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和心室之间完全性阻滞,心室跳动不足,导致全身供血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短暂的意识丧失甚至是猝死。而心脏起搏器是在患者心脏停跳或者跳动太慢时,发出电冲动信号,让心脏继续规律跳动,是目前治疗不可逆的起搏以及传导功能障碍心脏疾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术前、术后心电图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虽然不用开胸,但需要将电极放置在患者心房、心室,所以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欧昌元解释。据悉,患者术中突发心跳骤停,情况极为紧急,手术团队立即启动术前安装的临时起搏器帮助患者恢复心跳,并成功为患者植入一台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心率恢复至60次/分钟,头昏、心悸、反复晕倒等症状基本消失。
本次手术由王波教授与常宁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团队共同完成,是该院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后,首例完成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手术。以往像曾某这样的病人需转往上级医院进行手术,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后,依托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常宁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开展各类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增进医疗服务能力,让常宁相关疾病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