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在八旬老伯腰椎上截骨植骨!这技术有多牛!

发布时间:2019-05-09 23:12: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夏爱丽 潘少华 报道)近日,东莞市长安医院骨科成功为一名“驼背”(第1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82岁老伯实施了腰椎截骨植骨、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老伯恢复良好,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手术的顺利实施再次彰显该院骨科高超的诊疗水平以及高质量的团队协作能力。

8旬老伯“闪了”腰致背痛“驼背”

邓伯半年前不慎扭伤腰部,导致持续腰痛和明显的“驼背”,4月中旬又不小心摔倒,腰背部疼痛剧烈、后腰部屈伸困难。家人立即将他送来该院检查治疗。经X线检查显示:邓伯的第一腰椎体呈楔形状,为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微信图片_20190508200929.jpg

术前:邓伯腰椎X光片

“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直接导致他驼背(角状后凸起型)的原因。”看了邓伯的X光片后,东莞市长安医院骨科医学博士叶军介绍说。

家属诉求手术治疗 手术难度大 风险高

考虑邓伯年纪偏大,叶军博士提出了保守治疗的建议。但邓伯家人不希望老人长期驼背、反复背痛,强烈诉求手术治疗。

“如果要手术矫正治疗,一定要实施腰椎截骨植骨治疗。”叶军博士详尽地给邓伯家属介绍了手术风险、技术难度、手术复杂程度等,但其家属仍坚持手术矫正。

1、手术风险高:腰椎截骨要从椎体后部往前截断,但第一腰椎下部有马尾神经,马尾神经主管下肢运动、大小便功能,术中一旦损伤很可能造成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同时,第一腰椎前左侧是辅助动脉、右侧是下腔静脉,一旦损伤就很可能大出血,随时危及生命。

2、手术难度大:脊椎截骨采用的是“蛋壳技术”。截骨时首先要保留椎体表面的皮质骨(皮质骨犹如鸡蛋的蛋壳),穿过皮质骨,必须小心谨慎地用刮勺把椎体里的松质骨、脊髓等一点点刮出来。刮完后,在皮质骨里植进骨头和垫压片,再用钉棒固定。

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骨科医学博士叶军坦言:“虽然做过多例腰椎截骨手术,但是这么大年龄的患者还是第一次,最担心的还是术中风险和术后的康复情况,自己犹豫过,但被患者家属的孝心感动。”

术前做足预案 手术圆满完成

为了确保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叶军博士邀请了内科、麻醉科专家进行会诊。大家明确手术几个要点:一是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二是术中控制出血在1000毫升以内;三是尽可能减少创伤;四是术中全程监测生命体征。

为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叶军博士提出了控制性降压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伤口的出血量,同时采用自体输血方法,对术中的出血进行回收,通过处理再补回患者体内。

微信图片_20190508200934.jpg

手术当天上午,骨科医生佟大伟、杨英河、郑志文和麻醉科医生刘平全力配合协助叶军博士。他们切开患者皮肤和棘上韧带,分离椎旁肌,在胸椎11、12和腰椎2、3处各打入四枚椎弓根钉,清除腰1椎体内的松质骨,剩皮质骨,置入骨头和垫压片,固定椎弓根钉------经过3个半小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腰椎截骨植骨、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给予负压引流术,有效防止手术伤口红肿、感染。

微信图片_20190508200937.jpg

术后:邓伯腰椎X光片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术后周密观察、精心护理,邓伯恢复地很好,已无明显驼背情况,即将准备出院。邓伯的儿子对叶军博士和蔼的态度、精湛娴熟的医技、高尚的医德连连称赞。“叶医生真是‘神刀妙手’,非常感谢他和他的团队治好我爸爸的腰!”

微信图片_20190508200940.jpg

专 家 推 荐

微信图片_20190508200946.jpg

叶军,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第四军医大学分别完成临床医学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骨科创伤、肿瘤、脊柱治疗方面有专长,对骨折微创治疗、骨肿瘤保肢、脊柱微创治疗有系统经验。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