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邹艳 报道)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公布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设立的“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省仅三家。
危难时刻勇担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人集中收治医院,南华医院义无反顾,迎疫而上,按照中央、省市和大学决策,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最快速度动员集结、最强力量落实防控,明确疫情防控“作战图”、列出复工复产“任务书”、使用立足岗位比贡献“锦囊计”,以“硬核担当”“最美逆行”重笔写下“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完美答卷。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南华医院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做好科学精准防控工作。从守好“三道门”到管好“三类人”,全院各科室、部门协同联动,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24小时开放,完成衡阳市4区8个点的接种及保障工作。在自身人员紧张、防控压力大的情况下,该院先后派出近60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长沙、株洲等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和衡阳市给医院下达的疫苗接种任务。
抗疫“思政课”持续进行
无论是疫情阻击战,还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南华医院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抗疫“思政课”一直是进行时。南华医院作为衡阳抗疫主战场,从抗疫一线到后勤保障、从守护患者到严守“三道门”,无论是研究生、住培生还是核工业卫生学校的护生,疫情防控中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协助检测体温、指引就诊、病人宣教、捐赠物资发放、流调等工作,在医院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学生们上前线、保后方,在抗疫“大思政课”中用行动做出时代应答。
因此,南华医院学生志愿者获得南华大学“优秀战疫志愿服务集体”称号。学生们说:“我们通过参与,亲身体验,心灵受到了洗礼,身体得到了历练,感谢南华大学,感谢南华医院,给我们上了一堂战疫实践‘大思政课’。”现在,观看抗疫宣传片成了南华医院新职工的岗前培训、住培生、实习生、见习生的“开学第一课”。
教学场地与实践体系完善
在实践教学场地上,南华医院撰写了20余万字的医院院史,修建了院校史馆(含核工业卫生学校校史馆)、建设了湘南地区最大的核·医广场、设立了功勋墙、建设了核·医文化长廊……这些外在的文化宣传载体,均设置了抗疫专版,既传承了医院的核文化,更将抗疫精神融入其中。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医院师资力量丰富,现有职工16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高级职称260余人;教授、副教授6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余人;博士后、博士、硕士410余人。拥有30余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60余名专家担任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委员、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100余名专家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会任职,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师资保障。
今后,南华医院将始终把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结合,将抗疫精神与核·医文化融合,注重学思相长,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因材施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入专业实践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形成“重思政、树榜样、强能力、重实践”的南华思政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