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邹乔夫 报道)湖南祁阳作为粮油生产大市(县),今年7月以来,全市统筹
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多措并举齐发力,努力克服夏秋连旱天气的严重影响,狠抓秋粮生产,扩面油菜种植,努力稳粮增油保丰收。
强化措施抓实秋粮生产
今年祁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围绕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总产有增加的总目标,及早谋划,科学部署,积极防灾、减灾,全市共完成晚稻种植面积达43.46万亩,晚稻平均亩产达456.4公斤,总产19.84万吨,秋粮播种面积和总产较去年都有所增加。
强力“稳”。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治理耕地抛荒十二条措施》、《二季度粮食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耕地抛荒治理促进粮食生产若干措施》、《三季度粮食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祁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抛荒治理促进粮食生产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上强力确保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高位“促”。今年来,祁阳市共召开了25次粮食生产工作调度会议。持续开展粮食生产攻坚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38名联镇(街道)市级领导组织后盾单位,深入镇村督战抛荒耕地治理、板田翻耕和早、晚稻栽插进度,市纪委监委和市执行力办公室,每天现场拍摄暗访视频、记录问题,实行每天一交办、一通报、一结账、一排名,确保工作落实。大力“推”。市财政安排1100多万元专项资金,集中采购发放早稻杂交种子18.5万公斤、常规稻种子23万公斤、抛秧盘100万张、晚稻杂交种子11万公斤免费发放给农户。针对严重旱情,市农业农村局紧急采购了11万包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发放到各双季稻示范片,同时市财政安排386.56万元抗旱救灾资金下拨到各镇(街道)、村用于各地引水保苗,稳定晚稻生产面积,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着力“增”。强化政策激励,严格落实“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等三项补贴重点向双季稻种植户倾斜,并在集中育秧、办点示范、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补助,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提升双季稻种植率。积极“引”。狠抓办点示范,全市共落实“早加晚优”双季稻万亩示范片5个、千亩示范片22个、500亩示范片44个,示范面积达12万亩。强化“督”。
市农业农村局派出22个工作组,坚持每天督查、随机抽查、交叉互查,每天交办问题整改。市纪委监委和市执行力办公室,派出5个暗访组持续开展暗访,现场拍摄记录,层层传导压力。突出“奖”。严格奖惩兑现,强化激励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晚稻生产工作纳入全市三季度粮食生产重点考核,占三季度考核总分100分,对晚稻种植规模大、示范效果好、贡献突出的镇(街道)进行重点奖励。评选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并在季度绩效考核点评会上进行了重点表彰。
真抓实干全力落实油菜种植
为应对今年夏秋连旱,祁阳市早谋划、早部署,采取稻油轮作、集中育苗、技术创新、示范引导等措施,千方百计扩面积、提产量、增效益,掀起油菜种植热潮。目前已直播和移栽油菜面积31.86万亩,占总计划播种油菜36.51万亩的87.26%,预计11月10日左右可全面完成,比上年扩种3.46万亩。“稻油轮作”挖潜扩面。面对干旱,为确保土地不失种、农民不减收,祁阳市按照“水稻损失旱粮补、秋粮损失秋冬种补”要求,抢抓油菜适时生长时节,引导、鼓励老百姓利用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深挖旱地油菜和“稻油”水旱轮作潜力,着力建设早熟油菜产业集群,在主要公路沿线、传统种植区域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范围内的适宜耕地全部落实油菜种植,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共落实“稻油”轮作面积达2.94万亩。集中育秧强化服务。为解决干旱缺水不能育苗、部分农户不愿育苗等问题,祁阳率先推行油菜集中育苗,集中采购免费发放“两高双低”油菜种子10万斤、硼肥20万包、有机肥2000吨,全市共落实油菜集中育苗乡镇级百亩基地19个、村级十亩基地360个,“两高双低”油菜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技术推新提质增效。稻油轮作是祁阳大力推广的种植生产模式,由于晚稻收割要持续到10月底,人工移栽严重影响了油菜正常播种期,严重制约了油菜面积扩增和产量提升。为确保稻、油两种作物无缝衔接,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祁阳市大力推广油菜毯状苗机械高效移栽和“三沟”开挖、硼肥施用、绿色防控、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等高产配套技术,育苗、开沟、移栽都可以利用机械完成,实现了多种土壤条件下的油菜高密度高效率种植,全市油菜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预计每亩可节本增效200元以上。办点示范突出引领。通过开展“百千万”亩油菜种植办点示范,祁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农业领导以及市农业农村局分别领办1个万亩示范片,联镇市领导指导联点镇创办1个千亩示范片,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创办1个百亩示范片,全市油菜办点示范面积达7.6万亩。加强指导强化管理。为遏制旱情蔓延,市农业农村局派出22支农技专家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抗旱保苗”,及时指导种植农户灵活采取沟灌、稻草和土杂肥覆盖、叶面喷施黄腐酸等方式蓄墒、保墒,提高油菜抗旱能力。对出苗不齐或移栽苗死亡缺苗严重的田块,根据缺苗情况在全市范围调剂种子和秧苗及时进行补播补栽。
多措并举 防灾减灾保丰收
面对日趋严峻的旱情,祁阳市委、市政领导高度重视,以抗旱保丰收为重点,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堡垒和表率作用,全力落实防灾减灾各项举措,有力确保了全年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压实抗旱工作责任。全市上下把抗旱作为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市牵头、镇主抓,村为主、大户参与”的工作格局;压实责任制,市、镇、村三级联动,形成了联镇市级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的抗旱工作机制,指导大户抗旱,及时协调解决抗旱机泵、用电等问题,充分利用机站、河道等水利设施,解决农田缺水问题,确保提水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为全市农业增产、种粮大户增收提供保障。多途径提水引水。利用开挖河道、塘等以及淘河渗等方式,有条件的地方挖深井寻找水源,保障农田灌溉。祁阳市万众一心,投入抗旱资金达5000余万元,打造新井80余口,维修旧井100余口,安装抽水机800余台,疏通水渠300余千米,灌溉晚稻田面积近10万亩。同时,对 1万余亩旱田进行了抗旱改制,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夺丰收。加强管理,科学调度。根据旱情发展趋势,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充分利用好水资源;统筹沿湖、沿河区域提水,纵深输水,在沿湖及孔城河、西长河增加机泵多提水,向周边村输水保灌,最大限度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强化指导,科学抗旱。祁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22个技术服务组下沉抗旱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支持抗旱救灾、改制,保民生、保增收。一是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对缺水干旱的田块,及早抽水灌溉,确保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和灌浆。对遇持续35℃以上高温、有水源的地区,灌5~10厘米深水,减轻热害。二是施好叶面肥。为抓好抗旱工作,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市农业农村局紧急釆购了12万包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发放到各镇(街道),大大提高了孕穗抽穗期晚稻的结实率。三是施用抗旱剂。对受灾较为严重的田块,施用抗旱剂减少植株蒸腾耗水。四是加强病害虫害防控。重点防治旱灾常见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
下一步,祁阳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紧扣农时,全面聚焦冬种、冬修,持续抓好油菜移栽及田间管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力夺取又一个丰收年。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