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

湖南湘乡市毛田镇崇山村: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勾画乡村振兴秀美蓝图

发布时间:2019-05-16 02:14: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李吉英 报道)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湖南湘乡市毛田镇崇山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核心,以产业融合为关键,抓住湘潭市全域发展旅游、打造水府示范区的契机,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发展之路。镇村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勾画出崇山村振兴的秀美蓝图。

花卉苗木成为“金银花”“摇钱树”

微信图片_20190515184242.jpg

基地开发前后对比图

崇山村位于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域,“天蓝、地绿、水清”是该村发展生态农业最大的自然资源优势。2016年,该村引进一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设湘府苗木基地,涉及附近4个村民小组和16户农户。

基地主要以苗木产业为主,特色农旅观光为辅,集花卉苗木引种生产、种苗培育、休闲农业旅游、园林景观设计,花木中转交易等为一体;种植品种有三十余种,主要包括桂花、红叶石楠、茶花、紫荆、金叶女贞、白玉兰等。

今年,在苗木产业的基础上,新流转土地60余亩,规划建设湘府农场,养殖鸡鸭、羊、甲鱼、黑斑蛙等,同时提供特色民居和特色餐饮。

据了解,苗木基地每年为附近村民提供1500余人次务工,增加村民劳务收入约20万/年,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年稳定增收5000元以上。

“小小龙虾”支撑起崇山村民的致富梦

在水府大道旁,兴凤龙虾基地占地70余亩,“五一”小长假期间,前来钓龙虾的游客络绎不绝。

问及今年收成如何时,基地负责人吴兴凤底气十足:“五一期间我们每天接待游客100余人,3天就售出龙虾1000多斤,收入近4万元呢!”

微信图片_20190515184238.jpg

前来钓龙虾的游客

吴兴凤一边算着“生意账”,一边不停地查看田边的钓竿情况,脸上满是笑容,“今年我们在镇上开了家农家乐,游客们不仅能钓龙虾,还能吃上我们毛田的特色菜,一定能让他们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微信图片_20190515184233.jpg

镇村干部齐心支持村上产业发展

“龙虾基地与我们村上30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每户通过流转土地每年能增收3600元。土地流转起来了,一方面农民的土地变成了资本,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了产业,解决了部分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崇山村村主任谭保华告诉我们。

今年50多岁的崇山村村民肖友福在龙虾基地长期务工,“村里有产业了,我们不用外出务工就能实现就业。现在我每个月工资就有3000元,加上其他收入,一年能有4万多元,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而且家里老人小孩也照顾了,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肖友福乐呵呵地说,幸福感溢于言表。

发展茶叶产业,荒山变“聚宝盆”

微信图片_20190515184229.jpg

规划建设中的茶叶基地

茶叶产业是毛田镇的支柱产业。崇山村抓住政策和资源优势,引进湘乡市香露红茶叶有限公司和湘乡水府茶叶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设高标准茶叶基地。目前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我们计划将全村的精准扶贫户纳入茶叶产业扶贫计划,把这一片的荒山流转起来,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聘请务工、利益分红等方式与茶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困难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目标。”崇山村党总支书记刘雪英说。

据介绍,毛田镇春茶采摘期间,制茶工人工资为300元/天,采茶平均工资为200元/天,预计平均每户贫困户年增收益达到5500元以上。

当下,崇山村的特色产业蓬勃兴起,这里的乡村振兴建设正全力发展。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