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

探索“三个三”工作模式,用心用情关爱烈属

发布时间:2022-12-12 20:04: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报道)2022年,四川省南江县坚持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工作理念,统筹东西部协作关爱烈属和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帮扶项目资金,香港扶贫促进会捐赠结余资金,县级配套资金,探索“三个三”工作模式,用心用情、细致入微关爱烈属,烈属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社会效益持续显著。

健全“三套”机制,服务保障有强度。一是压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关爱烈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关爱烈属工作责任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半年一汇报一研究一小结,确保关爱烈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南江县关爱烈属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为烈属开展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子女助学、助农助耕等帮扶活动。今年,召开联席会议2次,落实关爱烈属专项资金300余万元。二是组建队伍,形成关爱合力。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协调团县委、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帮扶活动,做到“上门宣讲政策、上门听取意见、上门化解矛盾、上门解决困难”。组建关爱烈属志愿服务队8支,印制《志愿服务队常态联系服务卡》184张,设置关爱烈属服务热线,常态化开展烈属健康体检、上门义诊、为烈属办实事等志愿服务。开展集中帮扶活动4次,走访烈属350余人次,解决烈属实际困难10余件。三是建立平台,提升管理效能。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照烈士英名录查阅烈属档案,对全县180名烈属全覆盖摸底调查,做好烈属关爱基础数据汇集,并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定期更新完善,形成县、乡、村三级烈属信息数据管理库,确保信息更新及时准确,为关爱工作提供强力保障;按照属地管理和就近帮扶原则聚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建立关爱烈属小分队,切实提升烈属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与县人社局、县就业局等单位沟通协调,搭建烈属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平台,免费为烈属提供就业失业、求职登记和职业介绍、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拓宽烈属就业创业渠道。

开展“三项”活动,尊崇优待有温度。一是开展“我为烈属献爱心”捐赠活动。积极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协)会开展“我为烈属献爱心”捐赠活动,号召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商(协)会3万余人捐款16万余元。二是开展“我为烈属保健康”体检活动。组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优抚医院,分片到乡镇、到村(社区)、到家中,义务送诊送药;开展烈属集中健康体检2次221人次。三是开展“我为烈属送政策”暖心活动。印发烈士遗属相关政策口袋读本300余册,通过线上转发、线下解读、入户讲解,让每一名烈属知晓政策。组织部分烈属观看《上甘岭》《祁连山的回声》等英烈题材电影;在银行、医院、车站等窗口设置“烈属优先”标识,努力营造关爱烈属浓厚氛围。

夯实“三大”帮扶,纾难解困有力度。一是产业帮扶成效明显。紧扣浙川东西部协作关爱烈属和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帮扶项目,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安排资金30万元,在公山镇桥坝村、大河镇永坪寺村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关爱烈属和困难退役军人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发展产业、入园务工、收益分红等模式,不断增加烈属和困难退役军人家庭收入。二是生活帮扶细致入微。时刻关注烈属家庭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烈属住房安全问题10个,为行动不便烈属送去坐便器4个、轮椅6张、拐杖30余根;开展理发、维修家电、打扫卫生等公益服务275人次;发放生产生活关爱资金70余万元。三是医疗帮扶用心用情。协调乡镇卫生院医生兼职挂包烈属,为行动不便烈属常态提供上门服务;制定出台《南江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试行)》,对烈属因病住院自付部分补助70%;时刻关注烈属住院难的问题,累计发放医疗关爱资金60余万元。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