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刘荣 报道)肺癌是世界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有超78万的肺癌新发患者,每5个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肺癌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种中均位列第一。
肺癌早期难以被准确诊断。尤其是5-10mm肺部结节或实性成分较少的肺部结节难以准确评估,所以肺癌一旦发现,往往就是晚期,癌细胞通常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而早期的肺癌患者其实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可高达80%,因此,降低肺癌死亡率,鉴别肺部结节的良恶性成为治疗的关键。
为提高医学影像的精准诊断率,常宁市人民医院引进人工智能(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肺结节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的运用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检查和诊断。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人工智能(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肺结节智能分析系统
目前认为影响肺癌5年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诊断时的临床分期。研究证明如果在早期发现肺癌,其5年生存率可接近60%。晚期仅有5%—6%。同时<1cm的“早早期”肺癌,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92%。而国内肺癌早期诊断率仅有19%。肺结节作为早期肺癌的表现形式,定期筛查则显得尤为重要。
胸部CT是肺癌早筛的首选检查方法。一次胸部CT检查至少会产生400余幅CT图像,这些图像不论对医生的眼力还是体力、耐力都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肉眼筛查难免百密一疏,特别是对于紧靠血管旁的微小结节和淡磨玻璃结节容易产生漏诊。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肺结节AI辅助诊断系统
肺结节AI自动检测及量化分析:AI系统可避免肺小结节的漏诊,尤其可以大幅度降低血管旁、微小结节、淡磨玻璃结节漏诊概率,大大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结合AI自动量化分析参数,有效提升肺小结节精准诊断。
肺结节AI智能随访,建立随访档案,客观准确量化肺结节随访:针对同一患者的多次影像检查,AI自动精准匹配病灶,并提供该病灶变化的多种定量参数,包括病灶大小、体积变化率、病灶类型、病灶新增或消失评估、倍增时间计算等,并且生成关于该病灶的体积变化、密度变化的趋势图,直观辅助精准随访评估,辅助肺结节治疗的预后及疗效评估。
该院引进的联影智能肺结节分析软件,具有自动定位病灶、自动测量分析、自动随访对比分析、一键图文报告等功能。相对于传统阅片模式,人工智能辅助的阅片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血管旁、微小结节、淡磨玻璃结节漏诊概率;相较于影像科医生通过肉眼寻找肺结节,它比肉眼识别更有优势,人眼寻找1-3毫米以内的小病灶很费劲,而"肺部AI智能分析系统"对1-3毫米的病灶瞬间定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