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吴桐雨 报道)近年来,根据省、市医改工作要求,结合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实际,全年围绕着医改年度工作任务,坚持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为落脚点,全力推动医改工作。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在思想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统筹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医疗服务、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在人才建设上,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确保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政策部署在医院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近年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势,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做到了资源统一调配,人员统一抽调,病人统一收治,药品统一供应,组织有力、协调有方、分诊有序、隔离有度,防控有效,在防疫工作中贡献了积极力量。
持续完善医疗、医药体制建设
目前,该院四川省医保信息平台全面上线使用,同时开通了高血压、糖尿病、透析、器官移植和恶性肿瘤的跨省异地门诊慢病结算,实现了省内外住院、门诊和异地慢病的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了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的认定、审核、录入工作,完成了单行支付药品的审核、录入600人次,高值药品99人次,确保了特药工作在全县有序开展。药品和耗材进行集中采购,有效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大大减轻了参保患者的负担。同时建立了供货商信息档案,索要三证,签订供货质量保证协议书,针对药品进购,制定了一套从计划、审核、采购到验收的完整相关程序,对药品效期实行动态管理,以先进先出为原则,近效期药品及时报告并通知临床科室,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院损失,积极搜集药品相关信息,时刻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121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整合优化县域医疗资源配置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医联体领导小组,制定了《南江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与正直、下两、杨坝、上两片区,光雾山镇中心卫生院、南江镇中心卫生院,大堂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仁爱医院、云山骨科医院、同创医院、集洲医院、口腔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
一是持续深化双向转诊制度。以该院为枢纽,建立了规范的转诊转院制度和流程,严格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合理调配医疗资源。2022年度双向转诊742人次,同期接收从上级医院转诊病116人次,接收从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病165人次,向上级医院转诊病165人次,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病182人次,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送下去,请上来”等措施多渠道培养骨干技术力量,2022年全年共举办2次县级学术活动,3次市级学术活动,30次院内学术会议,共有各医联体成员单位480余人次参加各种培训。三是推进县域资源共享。该院建立了卒中防治中心、胸痛中心,远程会诊、心电影像等医疗服务中心,实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该院部分大型设备在成员单位之间实行资源共享,优先安排,避免了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四是深化对口支援。2022年全年,该院共派出20名骨干医护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138次业务学习讲座,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70余人次,教学查房20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65次,会诊60次,手术示教50例。
开展远程医疗改善就医体验
远程医疗是建设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需求的具体实践。该院充分发挥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及远程影像平台作用,让群众与省内外专家实现异地“面对面”就医,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医改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看病由往上级医院跑找专家向先找家庭医生、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转变,改革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治好病”。我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医改工作,让医改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