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强化“党建”促流转

——“村民”变“股民”
发布时间:2023-03-21 01:43: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邹乔夫 报道)“千难万难,群众增收最困难。”面对群众增收“天下第一难”,村党支部会议提议,在湖南省祁阳县仙神村推行土地集中流转,破除田埂地界,实施“小丘改大丘”,补齐发展短板,打破制约瓶颈。

“农村土地承包大家单干独斗几十年了,现在又要打破田埂地界界限合拢来谈何容易?”唐德生、董武龙两位村支书说道,许多村民心存顾虑,有的担心自己承包的田块今后再也找不到,有的人还担心步子是否迈得过快……

 仙神村组织村民召开院落会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动员

面对重重阻力,支部就是战斗堡垒,党员就是先锋旗帜!

借“党建”之力,乘“数字”而上,成为“土地集中流转推进小丘改大丘”破题之举。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为推进土地集中流转,赤一、仙神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村干部+党员+微网格长”作为“排头兵”率先成立土地流转服务队,围绕群众关注的也是村里急需破解的耕地抛荒、种植无序、分布零散等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屋场会、院落会等收集民情民意,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土地流转政策等宣传到各家各户,反复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积极组织群众代表参观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让群众切身感受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有力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统一了思想共识,由“要我改”变为了“我要改”。

利益摆在眼前,动力就在心间。在党员村干部的引领带动下,赤一、仙神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将土地流转与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按照“土地数字化”管理模式,由村集体负责统一集中改造,统一公开发包,引进农业企业、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行规模经营,村民只有承包面积数,不再有具体田块。土地租金收益分配,由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分配比例,村集体按比例提取管理费后,剩余大头再按农户“入股”土地面积进行分红。2022年7月,赤一村180户、仙神村6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分别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委托书》,共流转土地面积425亩,有力推动了村民向“股民”的转变,为村集体经济壮大、老百姓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两村通过公开发包,每亩租金收益达到了400元,让村民们惊叹不已。如今村集体按照110元每亩计提管理费,每年固定增收在3万元以上,其余的按290元每亩分红到户,平均每户增收近2000元。

“土地数字化,不仅化解了矛盾,破除了旧田埂,也破除了村民们的旧思想、旧观念;不仅富了村民们的腰袋,也富了村民们的脑袋;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提振了我们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谈起抓党建促流转带来的可喜变化,唐德生、董武龙感慨道,困难面前,党员干部是最可靠的“主心骨”。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