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彭训平 报道)近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印发《关于确认第二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的通报》,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便民服务中心成功入选“巴山粮仓·红色长赤”省级第二批示范便民服务中心。
据介绍,该中心按照“三化”建设标准进行改造,现设置窗口8个,综合窗口7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个,配备AB岗17人,平均年龄32岁左右,均为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整个中心年办件超1.2万件,平均单日办事人次达50人以上。服务大厅设置便民服务咨询台、爱心驿站、自助服务区、特色农产品展区、公安车管户政办理专区等。
长赤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好地方,素有“山中平地”之称,是川东北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粮油供给地,被誉为南江鱼米之乡。特色农产品展区是该服务中心的一大特色。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展区主推的政务服务助农项目——网络直播带货,由镇干部联络辖区网红每周进行1至2次公益助农活动,重点推介长赤翡翠米、茶叶、麻饼、皮蛋、水果等农特产品,帮助农民拓宽产品销路。去年12月至今,已累计直播带货40余场次,销售金额达300万元。其中长赤翡翠米是全镇仅有的200余亩有机生态米,采用全程数字监控、山泉水栽种、无农药化肥,亩产仅500斤左右,生产出的大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营养丰富,它的市场价格为168元/斤,基本上春节后断货。
近年来,长赤镇紧扣“三化”建设,创新“四聚四强”模式,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前延伸,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基层服务新格局,在政务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事项下沉,强化服务供给。理清职责权限,梳理镇级服务事项13大类339项,其中直接办理事项177项、代办事项189项、高频服务事项34项;村级服务事项178项,直接办理事项46项,待办事项132项。分类清单管理,建立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台账,分项汇编群众一次性告知书,实现服务事项精准化。统筹事项进驻,紧扣承接事项,统筹辖区单位、职能办公室,梳理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做到应驻尽驻。率先推行公安服务事项下放、承接、进驻“三个全面”,将车管、户政最先下放到镇、最先进驻到中心,实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
聚焦综合提升,强化服务质效。阵地亲民化,投入资金200万元,亲民化建设便民服务中心1个,规范提升红四、傅家便民服务分中心2个,亲民化改造青杠、龙泉、清泉3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实现分区科学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环境温馨舒适。服务便利化,突出“一件事一次办”“一枚印章管到底”“容缺办理”等机制,推行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条龙”办理,便民服务“一站式”办结,实现“只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程序简明化,深入实施综合窗口改革,推行“一窗受理”,科学设置综合窗口7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个,配备窗口人员17人,确保群众“一次办成”;重新绘制办事流程图,精简办理程序,优化办事环节,减少前置要件,取消办理前置条件、材料187个,取消率32.8%;零材料办理事项79项,占总事项的23.3%。
聚焦多元融合,强化服务带动。推行“政务服务+文旅康养”,立足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发展,结合长赤地域特色、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合理设立“长赤十二景”、文创产品展区、便民书吧、荣誉文化墙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推行“政务服务+供销服务”,立足联农带农促增收,搭建政务助农电商平台,建立“党员干部领办+企业推动+集体引导+网红助力”服务体系,落实镇干部1名,联络辖区网红20名,组建“公益助农”服务队,并足额配备网络设备,重点推介长赤翡翠米、茶叶、麻饼、皮蛋、水果等农特产品,有效解决农特产品滞销卖难问题,促进产品效益带动,累计直播带货40余场次,销售金额达300万元。推行“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立足基层政务能力提升,落实联审联办制度,实行“日收集、周协调”机制,分管领导定期召集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相关单位,集中解决办事“堵点”问题;强化“面对面”调处,设立大厅管理人员1名、常驻综治干部1名,负责维持办事秩序、政策咨询、协调处理和纠纷化解等工作。加大多元投入,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政务商务、便民亲民等元素,设立亲民服务室、爱心驿站、自助服务区、便民通道等,配备沙发、充电宝等便民设施物品,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满意度。
聚焦机制创新,强化服务支撑。“金牌保姆”强服务。借鉴服务营商环境理念,研究制定“金牌保姆”便民服务代办员考评奖励机制,结合“红色便民代办队+跑团”,组建代办队31支287人,年均办件2385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51个,有效激发代办员为群众提供金牌服务热情。“特色清单”优服务,聚焦特殊困难群体,摸清特殊困难人员2598人,其中:残疾人1651人、特困人员157人、空巢老人565人、伤残军人17人,分村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管理台账,分户建立服务档案,落实帮办代办责任,实项帮办代办精细化。“奖励补助”促服务,在县财政为每个村(社区)3000元/年的便民服务站代办经费基础,镇本级预算专项代办经费5万元,按每件20元的标准,用于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交通费用补助,激发帮办代办服务热情。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