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四川通江县法院选派优秀干警赴延安学习红色文化

发布时间:2019-05-29 01:24: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杨倩 周伟 报道)近日,在四川省巴中市中院的组织安排下,通江县法院选派优秀干警赴延安接受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旨在通过此次活动重温那段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

几天的参观学习,该院的干警们感受颇多,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杨波:一次次的现场教学,深入细致的讲解,延安之行,我们回忆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不懈努力的经典故事,深入领会和感受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忠于信仰、攻坚克难,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革命精神,触及灵魂深处,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法院工作的华丽篇章。

民商事支部书记、民一庭负责人 向导:延安学习,感触颇深。七十年前,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党人在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为民族抗战、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睡土炕,坐石桌,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宣誓时的庄严承诺!

驻村第一书记、审管办负责人 李念军:“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燃情五月,延安朝圣,观历史、明兴替,瞻英烈、懂珍惜,学先辈、涤党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代的号召,永恒的传承,你我的使命。

行政装备办负责人 冯中华:十三年的延安岁月,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苦为乐、自力更生的战斗青春。延河水煮熟的小米饭养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土窑洞里微弱的油灯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向光明。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延安精神为引领,跟随共产党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机关党委干部 周伟:走进延安,置身宝塔山下,肃然起敬,延安的十三年是艰苦的十三年、是奋斗的十三年,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孔孔简陋的窑洞,无不映射出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延安之行,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提升、党性得到了锤炼,我们定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时刻以延安精神鞭策自己,努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

驻村第一书记、审管办副主任 王红娟:一个政党,开天辟地。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到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开幕,穿越数十载的峥嵘岁月,几多风雨,几许深情。一种精神,辉映未来。从雪山草地大渡河的筚路蓝缕到“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的攻城拔寨,将近一个世纪的洗礼,共产党历经坎坷。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坚守革命信念,始终牢记使命,肩负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重任。今日故地重游,延安城外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望东方欲晓,知君行不早。待收拾旧精神,共筑中国梦!

法官助理 张艳:此次赴延安学习,让我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领悟了延安精神的真谛,感受了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精进。

事业人员 何瑞:延安的山,让人仰望;延安的水,让人沉思。一座没有文明古迹的城市 ,却焕法着勃勃生机。延安十三年,是国出发点,是党的转折点,是中国最危难时刻发出的“黄河怒号”!走进延安,靠近历史,叩问初心,整装出发!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