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报道)为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民生工程的救急救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体的医疗支出负担,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医保局“六举措”积极做好医疗救助工作,把党的惠民政策辐射到更多困难群众。
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培训会议、张贴标语、开展活动、上门走访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从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进行宣传,印发政策宣传资料3万余份,提高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率。截至目前,召开医疗救助业务专题讲座5次、政策解读学习会6次。
加强部门联动。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与民政、公安、残联、乡村振兴等多个部门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将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全区特困供养人员信息及时批量导入医保系统,每月末与涉及部门数据对接,跟进新增或减少特困供养人员信息,及时进行手工变更医保系统,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不漏一人,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都享受到此项惠民政策,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2年全区特困人员129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5人、重度残疾人2336人、低保对象5109人,乡村振兴等部门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困难人员、监测户114人;已脱贫人员1725人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共资助参保金额162.34万元。
给予政策倾斜。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对象给予倾斜,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报销政策进行了调整,降低起付线标准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做好费用监测。做好费用监测。强化高额医疗费用预警,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对困难群众医疗自负费用超过7000元以上的和普通群人自负费用超过20000元以上的人员进行统计,按月发送至乡镇街道、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以便各单位及时办理困难群众认定,对费用支出大的及时申请医疗救助,极大地化解因病致贫风险。
落实便民服务。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群众出院时医疗救助费用一并结算,不需进行二次报销,有力提升医疗救助服务效率,减轻困难群众垫资而造成的经济负担。
严肃救助管理。为确保城乡医疗救助落到实处,严格按要求及时公示救助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让城乡医疗救助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截止2022年底,全年累计救助2380人次,救助金额441.48万元。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