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刘永欢 刘岳林报道)重复匿名信访举报件反馈难、化解难一直是困扰基层纪检部门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在湖南省衡山县纪委监委指导下,东湖镇纪委将屋场恳谈会与纪检工作相结合,创新推出“清风屋场恳谈会”,聚集重复匿名信访件背后的隐藏矛盾,以“三心”换“三心”,从根源上化解当事双方矛盾,探索出一条破解重复匿名举报案件难题的有效途径。
以“真心”深入调研,换取群众“交心”
东湖镇石碑村由原新林村、先锋村、石碑村三村合并而成。合村后针对村干部的匿名举报长期存在,衡山县纪委监委与东湖镇纪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多次进行深入调查,作出了明确结论,但少数群众对此还是不太理解,仍旧匿名举报。石碑村信访息访工作俨然成为一道难解题,相关案件被纳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重点督办案件,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带案下访”现场指导。
“重复匿名信访背后肯定还有其他原因,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在内部讨论会上,大家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县纪委支持下,东湖镇纪委采用“委所村”联动模式,与镇司法所调解人员、村干部及驻村选调生一同组成调研组,敲门入户走访摸排。调研组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诉求入手,拓展到村民对村支两委评价及村集体发展意见,逐步引导群众打开心结、敞开心扉。
调研组走访了35户群众、访谈了43名村民,渐渐的群众心里“症结”浮出水面。原石碑村与原新林村合村后,双方群众缺乏足够交流,产生的矛盾难以及时化解,同时部分村民的个人诉求没得到有效解决,这就成为了重复匿名举报的最大诱因。
以“贴心”深度恳谈,换取群众“暖心”
症结虽已找到,但想要化解却不容易。“心病还须心药医”,只有群众把意见、诉求公开释放、及时解决,才能从根源上化解信访矛盾。为此,东湖镇纪委创新采用屋场恳谈会的形式,一方面做好信访举报件调查核实结论公布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提供给群众一个吐露心声的机会。
东湖镇纪委与东湖镇相关工作人员、村支两委及群众一道,在被举报人回避的情况下召开清风屋场恳谈会。会议首先宣读对信访举报件的调查核实结论,然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前期摸排到的群众意见诉求进行现场办公,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在屋场会上畅所欲言,讲出心中困惑,由相关人员现场解疑释惑。清风屋场恳谈会在石碑村分片区开了3场,累计参与群众近百人,在村民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清风屋场恳谈会现场
清风屋场恳谈会结束后,东湖镇纪委逐一向被举报对象、村支两委通报信访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将“清风屋场恳谈会”上收集的建议意见进行反馈,既当面澄清不实信访举报,解除其后顾之忧;又严肃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同时组织相关人员与村民群众共聚一堂,开展“交心”谈话、搭建“连心桥梁”、化解误会矛盾,把问题摊开了说、把疑惑掰开了问、把道理揉碎了讲。先后组织了6场小型谈话活动,通过交心,群众的误会少了、心气顺了。
以“尽心”跟踪落实,换取群众“舒心”
“真是太感谢纪委的同志了,没想到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就帮我把大病救助给办下来了!”在石碑村村部前,村民老康专程前来对东湖镇纪委工作人员表达谢意。化解工作要落到实处,归根结底要用工作成效说话。只有着力解决好村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到“舒心”,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思想矛盾。
东湖镇纪委将前期走访摸排及“清风屋场恳谈会”上群众反馈所收集到的22条诉求意见,形成台账并分门别类赋码整改。对部分村民办理大病救助、申请危房改造等可尽快解决的诉求,赋“红码”将相关问题交付镇民政办等部门,要求限期解决;对村民反映的修复破损公路路基、扩宽引水渠等问题,赋“橙码”提出处理建议并交付相关部门办理,随时跟踪关注推进情况;对村民提出的建设自来水厂等长远发展建议,赋“绿码”交付镇乡村振兴办等有关部门研究,建议其将相关工程纳入乡村振兴储备项目。
在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整改台账现已完结18条,通过为民办实事,目前石碑村村民意见矛盾大幅减少,群众对村支两委满意度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