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刘少华:57年照顾瘫痪哥哥 用大爱诠释人间真情

发布时间:2023-08-15 14:37: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肖春艳 刘宏 报道)8月12日早上6点,立秋后的早晨天气有些微凉,今年已70岁的四川省邻水县袁市镇龙桥社区村民刘少华起床后做好了早饭,先端到瘫痪在床的哥哥刘正华的床边,然后帮他擦身、穿衣、洗漱、喂饭。“早上的菜简单,今天给你煮了个鸡蛋,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们中午做。”刘少华一边喂饭,一边跟哥哥拉家常。

刘正华今年78岁,在弟弟的照顾下,身子骨仍然很硬朗。1966年,21岁的刘正华就因患关节炎瘫痪在床,当时只有13岁的刘少华就与母亲一起承担起家庭农活和学着照顾哥哥。擦身、喂饭、换洗衣服成了刘少华每天的“功课”。从13岁到70岁,57年里每天围绕在哥哥身边,精心照料,无怨无悔。

“我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妈一个人要拉扯大我们一群兄弟姐妹,整天都忙着做农活。我和我哥相差8岁,小的时候都是他带我,平时有什么好吃的也给我留着,他瘫痪了,我应该照顾他。”刘少华想法很朴实。

1981年左右,母亲也去世了,照顾哥哥的重担便由刘少华一肩挑起。从那时起,刘少华将哥哥接到自己的家中照料。从少年到古稀,从娶妻生子到步入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刘少华庆幸的是,娶到了一个好妻子,她不仅不嫌弃哥哥,还帮他一起照顾哥哥。刘少华告诉记者,为照顾好瘫痪在床的哥哥,他和妻子在各方面都很注意。每天把饭菜按照大哥喜欢的口味做得不一样,经常为大哥床铺换床单被褥、打扫卫生,和他谈话聊天,只为能让他的心情得以舒展。

照料一个瘫痪的病人,其实并不容易。为了照顾哥哥,刘少华只能靠在家种植庄稼维持生计,闲暇之余在周边打零工赚取收入,一年到头收入并不多。虽然哥哥每年的药费支出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刘少华从不对哥哥提起家里的经济情况。平日里农活再忙再累,刘少华和妻子始终准时将一日三餐送到哥哥的手上。日常的起居照料上更是把哥哥当做孩童一样,抱进抱出。手头稍微宽裕些,刘少华总是买些好吃的为大哥增强营养,自己和家里孩子都舍不得多吃。

在照顾哥哥的这些日子中,有很多“好心人”劝他放弃哥哥,过自己的生活,可他始终无动于衷。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刘少华满脸皱纹写满了沧桑。因为照顾哥哥,刘少华夫妻从年轻时就没出过远门,没有看过外面的风景。“走个亲戚,心里都挂着哥哥在家的情况,不敢耽搁久了。”但他毫无怨言,“亲人在,家就在,家在,心就安。”

“他们把几十年光阴用在我身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因为清洗不勤,长过一个褥疮。这些年,要不是他们细心照顾,我也活不到现在。我真的庆幸,我有这么好一个弟弟!”刘正华老人常对来看他的人说道。

血浓于水的亲情,57年的不离不弃。在刘少华的身上,让大家看到了一种人间最真挚的亲情,村民们也都被刘少华的事迹深深感动。

“他们夫妇俩那是没话说,照顾这个大哥数十年如一日,我们乡里乡亲的都看在眼里,这要是换作别人根本做不到。”村民提起刘少华,无不称赞,毕竟照顾亲人一天、两天不算太难,但是持续将近一生的时间,背后的付出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辛苦与艰难。

从懵懂少年到古稀老人,刘少华用实际行动传承孝老爱亲,血浓于水、手足情深。“母亲去世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哥哥,嘱托我要好好照顾他,我是答应了的。”在刘少华心中,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他也用自己的行动,一直践行着这个承诺。

刘少华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令人敬佩,他对大家都怀着感恩之心。“政府和社区很关心我们,看望过我们很多次,给我办了低保,给大哥办了特困保,还有政府帮我申请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刘少华坦言,村子周围的邻居也常常会好心地送来一些衣服、棉被等生活物品,他们的关心和对自己兄弟俩的肯定让他倍感温暖。

“在了解这个事情之后,我们社区干部非常感动,也为他们争取了国家的相应政策,同时我们也积极宣传引导,就是想通过这样的事迹推动我们的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向好。”袁市镇龙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兴元说。

照顾哥哥的刘少华

照顾哥哥的刘少华

照顾哥哥的刘少华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