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龙飞帆 报道)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391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6%。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切实做好残疾人居家改造、就业创业、康复等民生保障工作,促进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
抓民生、惠民生,民生保障再升温
室外阳光明媚,刘腊春的家里却漆黑一片,发黑的天花板、开裂的墙面、老化裸露的电线、狭窄的过道见证着刘腊春夫妇多年来的艰辛生活。作为双残家庭,他们靠着低保和门前简易的小卖铺支撑生活。
施工人员对刘腊春家进行无障碍改造
5月20日,蒸湘区残联工作人员在走访刘腊春时,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为尽快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设计师上门查勘,确定改造方案后,安排施工人员到刘腊春家进行无障碍改造。
便利的辅具、规整的线路、明亮的房间……8月10日,改造完成后,刘腊春家里焕然一新。“我以为我一辈子只能住在原来的那种环境中生活,做梦都没想到我的家会发生变化,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一定要给你们送面锦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刘腊春夫妇激动地对蒸湘区残联工作人员说。
蒸湘区致力为更多残疾人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省、市残联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安排,蒸湘区严格遵循“解决困难残疾人家庭急需,突出‘个性化’,适当兼顾‘人性化’需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省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核对,对有改造需求的困难家庭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房屋结构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通过改门、改地面、改厕等多种方式,提高贫困残疾人居家生活水平。
三年来,蒸湘区残联已对8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改造金额近60万元,户均改造金额位居全市前列,改造效果明显,深受残疾朋友的好评,多次被市残联评为“优秀单位”。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为让更多的残疾儿童不输在起跑线,尽最大可能让他们融入社会中,蒸湘区残联联合各康复机构,为每个孩子制定了精准的康复计划,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积极向蒸湘区委、区政府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
“具有蒸湘区户籍或有效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评定指定医院、三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并且残疾儿童监护人有康复意愿,预期合理,有康复服务,残疾儿童监护人就近就便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坚持政府主导,应救尽救。”蒸湘区残联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区输送0-14岁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救助130人,累计折合完成人数87人,累计完成总数696人/月,完成率124.29%,位居城区前列。
促创业、稳就业,扶残筑梦促自强
虽然是残疾人,但肖跃莲凭借自己的巧手,织出了幸福人生。在蒸湘区的帮助和支持下,肖跃莲创立了腾跃工艺厂。该工厂是一家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手工艺品生产工厂,吸纳固定残疾人技工50余人,其中一半为重度残疾人;灵活就业编织技工600余人,100余人为残疾人。
蒸湘区残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系残疾人就业基地、移动通讯、超市、冷饮店等企业先后为数名残疾人多渠道进行就业推荐。
“我们建立了残疾人就业信息库。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我们精准筛选,向企业进行推荐,确保点对点输送。”蒸湘区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他们的推荐下,许多残疾人找到了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去年,蒸湘区还向腾跃工艺厂和众益泰制药厂等残疾人就业基地拨付帮扶资金10万元,帮助了65名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蒸湘区全力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据了解,今年蒸湘区共审核13个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申报2022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55人,核定残疾人数约为64人,并在该区党政门户网进行公示。
优服务、提质效,助残措施暖人心
“照顾一人,致贫一家。”这是很多残疾人家庭越发贫困的原因。蒸湘区坚持深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托养服务形式,为残疾人提供贴心照顾,达到了“抚养一人、解放一家、温暖一片”的目标,用“托养模式”托起残疾人的幸福生活。
残疾人托养服务主要有日间照料托养服务、寄宿制托养服务、居家托养服务。蒸湘区有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的托养机构5家,均实行民办公助模式,今年,共托养405人。
无障碍改造、康复救助、托养服务……一项项扶残助残措施,让残疾人对生活充满期待,让残疾家庭看见了希望。蒸湘区将继续为残疾人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