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阳蒸湘区:做好“三种人” 助力清廉国资建设

发布时间:2023-09-21 01:00: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晋汉 报道)自“清廉蒸湘”建设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财政事务中心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勇气,聚焦国有资产管理这个关键环节,做好“三种人”,持续擦亮蒸湘财政清廉底色,为推进“清廉蒸湘”建设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摸清国有资产“家底” 做清廉资产“明白人”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清查摸底工作,全面摸清底数,清查覆盖率100%。认真编制《蒸湘区不动产资产清查汇总表》,建立工作台账,巩固清查成果。

据统计,全区共有不动产资产265处。蒸湘区财政事务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了科学分类管理,其中按性质分类,全区不动产资产分为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两类。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的原则,筛选出一批区直部门和镇街直管可用于经营的资产形成清单。制定《蒸湘区经营性国有不动产资产注入区城建投公司工作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将全区归集的经营性国有不动产资产94处注入区城建投公司经营管理,赋能区属国有企业发展。

规范国有资产经营 做清廉资产“守护人”

及时梳理闲置和租约到期区属国有资产门面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委托第三方中介公司对租赁价格进行评估,做到随行就市,合理定价,合规确定承租人,做到资产经营公开透明。

目前,已完成二批共计27处区属国有资产门面在衡阳市公众资源交易网上进行公开挂网招租。通过网络竞租和现场签约,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化的同时提升资产管理透明度,避免“人情租”“权力租”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切实从源头上铲除以权谋私的土壤,当好国有资产的“守护人”。建章立制,将全区经营性国有资产租金收入方式,租金收缴方式依法依规,从以往“资产登记单位代收后上缴非税收入专户”改为“承租方直接支付租金至非税收入专户”。通过这些规范举措,从根本上杜绝了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收入现象的发生。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做清廉资产“监督人”

出台《蒸湘区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限额标准》《蒸湘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关于明确区属国有房屋出租出售事项的通知》,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了“配置有标准、使用有监督、处置有审批”的管理制度体系。监管格局基本形成。按照“政府统一所有,职能部门监管,单位使用和支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紧扣国有资产调剂、购置、处置等重点环节,积极构建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监管体系,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既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又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今年以来,全区通过资产购置申请仅22次,需50万余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区内跨单位调剂电脑、打印机等设备15余台,共节约财政支出8万余元;处置公务用车23台,实现处置收入10万元。

下一步,蒸湘区财政事务中心将把清廉机关建设的各项要求融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流程,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各项制度,不断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在蒸湘财政落地生根,助力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