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阳蒸湘区:“玩”转科学“燃”动蒸湘

发布时间:2023-09-25 16:31: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曾婷 报道)今年是第20个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学点亮了希望之光,全国科普日是一年一度的科普盛会,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连日来,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亮点纷呈的科普活动,为群众献上了一道道丰盛的“科普大餐”。

让科普更聚人气

9月21日,该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中平小学“闪亮登场”。“无人机表演”“会跳舞的机器人”“火焰的奥妙”“空气大炮”“液氮美食”“悬浮的乒乓球”……一系列好看好玩又好吃的科学小实验和科学表演,将流动的科技馆带到了学生身边,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切身体验到了科技带来的奥秘和快乐。伴随着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解,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掌声连连,完全沉浸其中。

“哇!无人机表演真精彩!”“再来一发空气炮弹!”“科学实验真是太好玩了!”……

“这是科普大篷车第一次开进学校,为农村的孩子们送去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于一体,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很有帮助,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中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远鹏看着孩子们欢快的笑脸有感而发。

孩子们观看“空气大炮”科学表演

分会场蔡蔡老师则为孩子们带来了妙趣横生的创意编程科普知识讲座。课堂中,蔡蔡老师以幽默风趣、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同学们讲解基础编程知识,通过演示游戏改编及互动体验,教导孩子们要学好数理化,不要沉迷游戏,要成为制作游戏的主人公。

精巧的内容设计,短暂但充实的学习让孩子们对编程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编程的好奇心,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科学家精神不光是在书本里、在课堂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现在,让我们穿越‘科学隧道’吧!”在风雨场百米长廊,孩子们在科技老师朱梦雁的带领下一边观看主题科普展,一边驻足朗朗诵读科学家的名言警句。“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通过宣传和展示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生动实践,讲述科学家们感人的奉献故事,让青少年感知前沿科技的魅力,了解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将近一周时间,中平小学组织学生们观看主题科普展和科学家精神微电影、讲述科学家小故事、描画科技手抄报、制作科学小手工……科学的精神逐渐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科学萌芽渐渐浸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一个榴莲顶三只鸡?”“红心鸡蛋更有营养是真的吗?”“抑郁症患者该如何自救?”……2022年3月,蒸湘区科协率先在全市科协系统开通区级官方抖音账号,以“实时讲解+聚焦热点+动画短片”的形式为科普聚人气。截至目前,已发布117个科普小视频,播放量达20余万次。科普公益新阵地的建立,摆脱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授模式,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宣传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更提高了公众参与接受科普教育的意识和热情。

“科协就是要让社会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科学,肩负着向社会更好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如何让科普活动更‘聚人气、接地气、有温度’,我们一直在努力。”该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让科普更接地气

9月18日,由蒸湘区科协主办,湖南蔓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体验农耕技艺,弘扬非遗文化”主题科普活动在耕乐园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展开。基地导师边讲解耕读文化和非遗文化内容,边带领学生走进基地。

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如果地球是本书,你最想看哪一页?如果农具懂科学,它又会和我们说什么?”农耕展示馆里,导师详细讲解传统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们感受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业实践中祖先所创造出来的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农技科普馆里,滴灌和无土栽培的现代农业知识普及,让学生们更具象地了解到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牵星学馆里,木工坊、篾匠坊、泥塑馆、染坊、脸谱馆、纸艺馆等15大场馆,每个馆都独立蕴含着代表传统职业及民间手工艺的精粹,向学生们展示从古至今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非遗文化的精神财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亲自体验泥塑、编织、剪纸、染布……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9月22日至24日,湖南华达田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绿色农业,守护‘舌尖’安全”为主题开展农技协科普专项行动,将高素质农民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开到田间地头。

“作物施肥应该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对元素需求进行不同配方肥料施撒。”“我们应该采取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黄板、诱虫瓶等来捕杀害虫。”……来自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和基地种植技术管理人员正耐心地为菜农讲解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并通过现场示范、互动交流等方式指导,让菜农受益匪浅。

随后,基地技术管理人员示范了蔬菜上市前的产品检测,让菜农现场感受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规范的生产流程,向他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发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衡阳市蔬菜行业协会会长王小会热忱地说:“欢迎大家到基地来学习,如需要帮助,我们将竭尽所能地为大家提供种植方面的服务。”

“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干货满满,服务有的放矢,进一步挖掘了区域内优质特色科普资源,活动更接地气了。”雨母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让科普更有温度

“医生,我的眼睛为什么一被风吹就流泪啊?”“为什么我的眼睛老是干干涩涩的?”科普日活动期间,在万达广场、张家山社区时常能看到“一大波”阿姨围在爱尔眼科医院的“小蓝篷”下,“白大褂们”暖心地逐一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群众建立更良好的眼保健意识。“关注眼健康,幸福享生活”科普阵地联合行动,以“科普大课堂+义诊服务体验”的形式,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移动式的科普体验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智慧助老”暖心服务进社区

针对老年人群体,该区聚焦“科技赋能,智慧助老”主题,组织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衡阳联通蒸湘区分公司的科技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实操演示帮助老年群体学习使用智能终端,享受智能生活,消除数字鸿沟;同时以真实案例普及电信诈骗常用作案手法及防骗技巧,增强了老年人防范金融和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满足了老年人对网络通信、智能技术、防范诈骗等方面知识的需求,助力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衡阳联通蒸湘区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为契机,加速推进“爱心驿站”建设,招募更多科技志愿服务者。并与蒸湘区政府深化合作,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出更多“适老化”应用场景,促进老年人共享数字文明建设成果。

“要做就做有思想、有态度的科普人,没有惊天动地,唯有脚踏实地。努力让科普知识更有温度,让科普活动更‘应民意、得民心’是我们基层科协人努力的方向。”红湘街道科协工作人员刘庆珍说。

此外,在全区各地,聚焦科普助力“双减”、食品安全、应急救护、节能环保、防灾避险等重点领域的系列科普活动和专项行动还在进行中。

截至目前,全区已在全国科普日期间集中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科普活动20余场,全区上下同步同频,架起了科普惠民的“连心桥”。科普日“零距离”服务群众,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