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绿色智造 筑梦未来

——看湘潭发展绿建产业链走“双碳新城”之路
发布时间:2023-10-17 12:57: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报道)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亚洲开发银行重点扶持的低碳试点城市,湘潭以推进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以下简称“绿建产业链”)发展建设“双碳新城”,以绿色智造筑梦未来。

10月13日,在2023长沙国际绿色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博览会暨世界建造业大会上,湘潭市住建部门携湘潭市绿建产业链上企业及产品亮相大会,展示了湘潭市绿建产业链发展的成果。

81f2de8d-c99e-41a9-b446-e4e9bfdc4533.jpg

湘潭绿色建造成果亮相展会

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是湘潭市确定的12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今年以来,市住建部门围绕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着力推动“链长、盟长、行长、校长”四长联动,促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建筑企业、建材企业、建设单位、咨询服务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八方联手,推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促进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

建筑建材联手发展绿建产业链

建筑建材密不可分。在推进“双碳新城”的建设中,湘潭市坚持统筹“建筑+建材”,全面推进绿色建造应用拓展。湖南恒运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运建科”)与高新区“建工·司南”(一期)项目,在绿色装配式建材的生产和运用上,就很好地体现了“建筑+建材”的统筹。恒运建科智能生产基地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预制板、梁、楼梯、阳台甚至卫生间等,运抵司南项目工地后,像搭积木一样直接进行安装,构成一套套房。

恒运建科总工程师刘一川告诉我们,与以往传统在工地上现场浇筑不一样,恒运建科通过信息化、工业化流程实现了建筑业构件的集成化、智能化生产,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增强了安全系数。使用了恒运建科预制构件的司南项目也成为了“房子在工厂里制造”的典型案例。

为推动绿建产业链发展,我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装配式建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率先在湖南省出台《湘潭市绿色绿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市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占比不少于50%,市县不少于35%,城镇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

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加持下,湘潭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恒运建科为例,该公司的产品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房屋建筑、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厂房、水利及山河治理等领域。2022年,公司年产值达到了1.5亿元,年设计产能达到了10万立方米,是长株潭乃至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材企业之一,被评为全国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

不仅仅恒运建科,绿建产业链上一批卓越的绿建企业也声名远扬,市场广阔。如韶峰南方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沪昆高铁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飞山奇建筑科技生产的建筑铝合金模板可取代木模板,每年可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500公顷以上;湖南英硕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认定为二星级绿色建材产品。

目前,湘潭市拥有规模以上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企业30余家,国省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5家,分别为省建三公司、金海钢构、湘潭远大住工、湘潭筑友智造及恒运建科,所生产的装配式部件涵盖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所需构件、地下综合管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以及各个类型钢结构产品。

让高品质绿色建筑融入生活

建筑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发展绿建产业链是低碳绿色发展的趋势,是双碳城市建设的需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今年以来,市住建局持续统筹“新建+改建”,推进绿建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发展,推动绿色建筑提质增效,让高品质绿色建筑融入生活。

在新建项目司南项目施工现场,我们看到预制墙板上一些湖南建投三建集团的标牌,有预制陶粒混凝土外墙与剪力墙/现浇墙的衔接平面图等,有预制构件的“身份证”,上面显示构件编号、楼栋/层、方量/重量、生产日期、外形尺寸及质检结果等。

项目技术术负责人邓亚中介绍,该项目设计为绿色建筑二星级,目前已采取并计算14项绿色低碳措施,包括涉及优化减碳、低碳创新和施工措施减碳等三个方面,绿色建材装配率达到了60%以上,节能率达到60%以上,项目完成后力争总减碳率达到10%。

如何确保项目低碳绿色高品质建设?湘潭市强化顶层设计,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列为土地出让的必要条件,确保项目建设各阶段全面落实绿色建筑发展要求。目前,湘潭市累计实施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7个,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

湘潭市不仅对新项目提出高品质要求,同样也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筛选出200栋公共建筑作为能耗实时监测对象,通过超额用能阶梯加价,促进公共建筑节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既有建筑中应用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实现宜居又节能。2020年以来,湘潭共开展老旧小区改造450个,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多万平方米。

不仅如此,湘潭市还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光储资源、工业余热等推动绿色能源集中利用,让绿色低碳“触手可及”。

为全面提高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我市以全市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为抓手,紧盯强链、延链、补链目标,连续出台《湘潭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一链一策”》《湘潭市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强链工作方案》等文件,助推建筑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湘乡电力科技产业园、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九华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湘潭县防腐保温产业园建设,引进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打造产业、资本、人才、技术集聚新高地。

在此之前,湘潭市已成功创建“湖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湖南省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湖南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等。

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潘永其说:“建设绿色低碳的‘双碳新城’任重道远,市住建局将坚持四长联动、八方联手,使绿建产业链内强素质、外扩体量,实现全领域、全要素、全周期协调发展,持续推动绿建产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展,让现代建筑业纵深融入湘潭现代产业体系,用绿色智造为湘潭筑梦未来。”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