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欧丽洁 阳江汾 报道)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构建高效发展新格局,狠抓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作成效取得国家、省、市的高度认可。
新业态释放特色产业新活力
扶持穗源、富强果业、雁益、东湖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以岳屏镇东湖大雁电商村为载体,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和电商创新示范区,推动农产品走出农门,实现产品变商品,打造华航、雁农等电商矩阵,依托直播与短视频拍摄,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推动雁字号农产品走出国门。其中,新引进的衡阳恰恰食品有限公司用互联网思维带动农产品,依托直播与短视频拍摄,推出《干饭兄弟》《湘集队长》《月下珍珠》等视频号进行宣传带货,吸引了粉丝达500万人,单品“湘集1号-彩椒酱”累计销量100万瓶以上,全网同类产品复购率TOP1,细分类目占全国电商市场前三,2023年营业额有望突破2亿元,成为全网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
大雁电商小镇
宜居环境促建和美新农村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作为重要任务,改厕工作稳步推进,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截至目前,雁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并建立改厕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厕所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精心打造岳屏镇东湖村、山林村和文昌村3个和美屋场,重点打造山林村枫树堂组(红色故事教育基地)、文昌-山林(村级道路提质)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做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雁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雁峰区17个涉农村(社区)全部获评市级美丽乡村,山林村、文昌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兴隆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雁峰区文昌村村貌
党建引领拓宽农民增收路
雁峰区17个涉农村(社区)均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家庭农场13家,持续优化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利用现有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上半年,村集体收入合计为876.33万元,10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已彻底消除。
高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集体经济组织“白沙苑”“文昌宫”已新晋为亮点,辐射带动村民发展种养殖并提供就业,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白沙苑
农旅结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以“振兴乡村,农旅先行”为主线,以打造“衡阳城市的后花园”为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充分挖掘雁峰的红色资源,以“红色山林”为核心,建设城乡融合农旅示范点,探索开发“民宿+红色教育、青年旅舍、农耕体验”,建设知青农场、公社食堂等项目。同时,致力将民宿业与船山古道、红色教育基地、欢乐谷、特色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有机结合,全力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红色山林”农旅示范点
雁峰区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发展、提质改善乡村风貌、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实现了“五变”:“田园”变“公园”,让环境“美”了起来;“村民”变“股民”,让群众“富”了起来;“产品”变“商品”,让产业“强”了起来;“庭院”变“花院”,让村庄“靓”了起来;“民舍”变“民宿”,让日子“红”了起来。下阶段,雁峰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实干实绩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新衡阳作出雁峰贡献。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