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阳蒸湘区:让乡风文明成为“闪亮名片”

发布时间:2023-11-07 15:53: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唐帆 蒋益洲 报道)“雨母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群策群力,积极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乡风文明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主要负责人介绍。

雨母山镇

近年来,雨母山镇党委政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各类文化场馆与基层组织为阵地,大力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加快“移风易俗”行动的有序开展,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清廉村居”“星级文明户”“最美乡贤”“乡村好邻居”“最美衡阳群众”等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的创建,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雨母山一张闪亮的“名片”。

固本强基,打造文化阵地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乡风文明的普及,需要文化设施作为平台保障,需要文化活动敦化民风民俗。为此,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雨母山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特而精”的文化场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艺术家部落等如雨后春笋般散布在全镇各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广镇村大舞台,丰富文化生活。以临江村灵山广场、幸福村东阳广场等农村文化广场为载体,组建了腰鼓队、军乐队、广场舞队、龙灯队和民间文艺社团,常态化开展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娱健身活动,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各类文艺社团8个。

蒸湘区2023年“乡村春晚”现场

创建“书画之镇”,塑造文化品牌。挖掘雨母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书画“五进”活动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目前,全镇书画组织机构健全,硬件设施完善,筹建了镇机关、临江、幸福等多个书画活动室,镇村书画创作与展出不间断,干部群众爱书画、品书画、藏书画蔚然成风,“书画之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衡阳市首个“书画之镇”授牌镇。

写书画现场

建设艺术家部落,打造文化高地。雨母山镇把打造精品文化,塑造文化品牌作为重点,新建了雨母山镇艺术家部落。该部落占地面积6亩,设有活动广场、作品展示区、艺术家创作室等功能区。自开馆以来,已举办大型书画展览40余场次,举办免费艺术培训活动10余场次,累计吸引游客达20余万人次。目前,该部落已进驻艺术家29名,其中,省级资质会员22名,国家级资质会员7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创作交流平台。

全民阅读,共建书香雨母

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大力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提升群众阅读兴趣,打造书香浓郁的文明乡镇,雨母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为当地全民阅读的执旗手。

今年8月24日,该所组织了一场“新时代乡村阅读季”亲子阅读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统一穿着红马甲,脸上挂满微笑,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和家长介绍全民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包括:古典诗词、历史故事、人文教育、红色历史等。在志愿者的悉心引导下,现场有条不紊,有的安静地阅读书籍,有的低声交流读书体会,还有的玩起了跳棋、五子棋等益智游戏,现场气氛一派祥和。

“平时忙于工作,难得陪孩子一起读书,参加此次活动,既让孩子爱上了阅读,还融洽了亲子关系,真是一举两得。”家长刘女士表示,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很有意义。

据了解,共有60余名孩子和家长参与了本次亲子阅读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家长也深受感染。下一步,雨母山镇将继续结合全民阅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主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更多的阅读活动。

劝教结合,倡导文明祭祀

每到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各地群众都有祭拜先辈的习俗,大家在草木密集的坟头燃烧烟花爆竹、香火蜡烛、纸钱冥物等,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由于祭祀地点分散,时间路线不确定,部分群众防火意识不强,难以全面实时管控,因此,各地因祭祀引发森林火灾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大难题”。

文明祭祀现场

为破解这个“大难题”,在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雨母山镇村两级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政策,以劝教结合的方式,倡导文明祭祀新风。一方面,配合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蒸湘分局组织的“利剑”行动,全面开展中元节禁烧巡查工作,采取“网格化”分工巡查方式,干部职工全员出动,与区城管执法局、各镇街开展联合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违规祭祀焚烧行为。巡查现场,工作人员对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纸钱冥物的群众进行耐心劝导,对已焚烧的纸钱冥物及时浇灭,并仔细宣讲文明祭祀新要求,倡导大家争做文明新风的支持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一方面,引导群众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方式,营造文明健康、环保节约的祭祀新风。

8月30日,雨母山镇机关党支部联合雨城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场“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党员和志愿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领取信纸和鲜花,将对先辈的思念郑重地写在信纸上,投递到“时空信箱”里,然后敬礼献花。现场一片肃穆,既表达了对先辈的深切缅怀,又展现了温馨、文明、环保的新风尚。

“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方式,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参加活动的李先生表示,社会在进步,祭祀活动的形式也应与时俱进,这种方法值得向全社会推广。

移风易俗,提倡婚丧俭朴

近年来,雨母山镇积极响应蒸湘区提出的“坚持倡文明新风,破陈规陋习,积极引导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议者、践行者”要求,在各村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以符合地方民情的方式扎实开展“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行动,在本地掀起了一场践行乡风文明的新风潮。

按照地方风俗,每逢婚丧嫁娶,主家需要大操大办,特别是丧事,一般要举办5—7天,参加人员众多,酒席丰盛而体面……因婚致困、因丧致穷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破旧立新,实现移风易俗的目标,镇党委政府大力倡导婚丧简办、长丧短办,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勤俭务实、和谐友善的淳朴民风、文明新风吹遍全镇。去年底,幸福村一名老人病危卧床,其家庭十分困难,村两委成员带上礼品和慰问金上门看望,让老人感受到了

党和政府的关怀。老人去世后,村两委立即与红白理事会成员奔赴村民家里,一方面真诚地表示哀悼,一方面向其家属宣传疫情防控和丧事简办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告知大操大办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得到家属的认可后,村两委给家属送去电子鞭炮、一次性外科口罩,帮助家属在灵堂入口处设置防疫卡点,对前来吊唁的宾客落实“两码同查”、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在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的帮助协调下,逝者家属简化丧葬仪式,将原定的7天缩短为3天,过程简单而庄重,酒席朴素而周全,成为当地移风易俗的新样板。

读书会现场

“我们还组织了‘书香雨母’读书会、‘亲帮亲、户帮户’‘关爱留守在行动’和‘星级文明户’评选,举办了广场舞交流赛、雨母山书画展、雨母山采风写生、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天胜过一天。”雨母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干部职工推行党建引领,分工协作,坚持不懈,几年时间过去,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以看得见的效果、摸得着的变化展现在大家面前。2022年,雨母山镇获评“衡阳市文明村镇”,雨母村、七里山村获评“湖南省文明村镇”。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与区位优势,雨母山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参加书画创作、休闲徒步、山地车挑战赛等文旅活动,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财气,“城市后花园”这一美誉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文育人、以风化俗、以德培元,雨母山镇在加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开创了一个人居环境优美、文化活动丰富、乡风民俗淳朴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