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基础教育夯基实践:两所乡镇中学的逆袭样本

发布时间:2019-06-03 20:25:1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张立 肖劲松 王青松 报道)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生源质量并不占先,师资设备条件也无法同城区中学相比,湖南省湘乡市岐山中学、龙洞中学,在先天禀赋不充分甚至落后的条件下,逆流而上,在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各项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引发外界关注。

这背后,是包括龙洞中学、岐山中学在内的整个湘乡市教育系统,强化教书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振师生信心,夯基垒台,久久为功取得的成果。

偏远中学的突围之路

单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湘乡市翻江镇的岐山中学,就会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坐落于和宁乡交界的湘乡边缘,距离湘乡市区53公里,距离湘潭市区更是超过11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偏远山区中学。

与动辄规模数千人,一个年级就几十个班的中学相比,这所学校规模可谓偏小。整个学校只有401个学生,23个在职教师。学校四面青山环抱,门口只有一条普通的公路通向外界,接收着周边10多个山村的学生。

放在其他地方,只要家长有其他办法,可能多数不会选择让孩子留在如此偏远的地方上学。

而地处湘乡市城郊的龙洞中学,交通便捷,距离湘乡市区仅10公里左右,一支烟的功夫就可抵达市区。然而,相比地理位置偏远的岐山中学,这样的城郊中学,曾一度面临着另一种难题:正因为距离市区近,很多家长都会想办法让孩子去到无论师资力量,还是硬件条件更好的市区中学,想办法留住学生和老师,反而成为他们的一项工作。

在湘乡市,乃至整个湖南农村中学教育中,岐山中学和龙洞中学,无疑有着标杆性的意义。在面对如何留住老师和学生,以及把教学质量做优做强上,他们曾经有着同样的难题和困惑。

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岐山中学和龙洞中学都成功地蹚出了自己的道路。

科学管理,强化机制建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细细梳理岐山中学、龙洞中学,两所中学不约而同,将提高教学质量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向管理要质量成为一致的行动。

在岐山中学,“加强管理”,是校长邓建春口中频率最高的词汇,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管理、加强后勤管理……

在外界看来毫不起眼的岐山中学,之所以能在湘乡市58所中学教学评比中,常年位居前列,正是“加强管理”的结果。

在龙洞中学,管理也成为凝心聚力强化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教学上,学校行政深入课堂挑重担,书记、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分别担任文化课教师。生活上,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学校财务公开透明,经得看、经得算。管理上,以身作则,学校为了更好的管理寄宿生,要求班主任周一到周五住校。

学校的主心骨领导和老师拧成一股绳,学校的管理成功了大半,管理上的机制化,有效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激发活力,以师生为本

在岐山中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细节,学校里的大小事,从食堂饭菜味道好不好,到宿舍学生晚上睡觉问题,事无巨细,校领导班子每天都要一一过问。

一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学校和在自己家里没什么区别,来到学校就找到了家的感觉。

细节见真章。正是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学校的师资队伍、学生队伍保持了大致稳定,从而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本盘。

和岐山中学的做法类似,龙洞中学的校长曹湘源也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践行者,用行动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51岁物理老师颜江华对此深有体会。有一次在办公室深夜批改试卷,细心的曹湘源,悄悄给冲了杯牛奶递到颜老师手上,令人感动不已。

而这样的事情,每个老师都能说出几个。也正是在这样独特的人文环境中,龙洞中学创造了教学上的奇迹,多年来,不但成绩名列前茅,师生数量也一直保持稳定。

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两所中学都在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下足下了不少功夫。

以岐山中学为例,为了“抢”到优秀毕业生,每年市里统一组织双选会,岐山中学都是第一个赶到现场,表现出满满的诚意,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学校焕发出新活力。

龙洞中学目前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也存在偏大的问题,但他们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学校一方面在想方设法激发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另一方面着手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加入进来,为学校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来想送她离家更近的一个学校,考虑到孩子实际,就来了岐山中学。”这是一位家长在采访说的一番话。他的女儿上初三,考虑到去另一家学校压力太大,怕孩子承受不了,就选择了岐山中学。

不出所料,这位同学来到岐山中学后,成绩稳步提升,也变得乐观开朗。在岐山中学,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学生潜能被激发,兴趣被唤起,成绩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无独有偶,龙洞中学从2013年创建乡村少年宫到现在,集中开展活动近200次,课余各组活动300余次,参加活动学生66000多人次。少年宫共设14个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小组,三年至少掌握了一种特长或培养了某一方面的兴趣。

如今,学校少年宫成了孩子们拓展能力素质、培养兴趣爱好、陶冶道德情操的乐园。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乐园,学校的校风、学风更好了,家长们纷纷称赞,孩子回家玩手机少了,练字、画画、打球的时间多了,主动做作业的习惯养成了,成绩进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提高了!

湘乡市基础教育灿烂绽放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小学、高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办好初中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初中教育的重要性,近日,湘潭市教育局下发的《湘潭市初中教育“夯基”工程实施办法》进行了如此定义。

而其中,关于加强农村初中、薄弱初中的投入保障和政策扶持,更是被湘潭市教育局重点提及。“深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城区初中‘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初中‘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捆绑考核机制,扩大优质初中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进一步完善寄宿生学习生活条件,多措并举稳定乡村初中生源。”

而湘乡市教育局在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上的常年深耕,走在了湘潭教育的前列。岐山中学和龙洞中学,则成为湘乡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取得成绩下的一个典型样本。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