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李林玥 报道)四川省平昌县五木小学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长石村村支两委的紧密配合下,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一路走来,觉得扶贫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微信、短信群拉近“家人”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从陌生到熟悉,在这个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交流和沟通,和贫困户打交道亦是如此。起初贫困户对我们也很陌生,通过多次的入户走访,贫困户渐渐地认识到了我们,可是要和贫困户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远远的不够,于是我们组建了贫困户微信群和短信:定期推送相关教育扶贫政策,了解贫困户最新的需求;节假日发送节日祝福语等等,慢慢的贫困户和我们交流的也多了起来,久而久之,我们和贫困户之间完成了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到家人的转变。
坚持不懈赢收获。在贫困户当中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有一部分贫困户知道自己是贫困户,可自己为啥是贫困户?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却知之甚少,张自全就是其中一个,一次我们走访到张自全家中粘贴扶贫手册,由于张自全不识字,耳朵也不好使,我们耐心的把扶贫手册上面的信息一点儿一点儿的说给张自全听,包括:张自全申请成为贫困户的时间,这几年来享受过了哪些扶贫政策,每个月的低保金是多少钱......可能由于张自全年纪较大,记忆力也不好,当我们仔仔细细的说完时,张目全并没有记住多少,后来再问还是不清楚,于是每天下午我们吃完饭都会散步经过张自全家,坐下来和张自全聊聊天,讲讲国家的扶贫政策,帮忙种植、查看花椒产业,还帮助他将
房内外的卫生做了打扫等。
渐渐地张自全也知晓了扶贫的相关政策,后来当我们再去张自全家时,张自全不仅可以说出自己享受的哪些教育扶贫政策,而且还主动拉着邻里乡亲讲国家教育扶贫的优惠政策。看着张自全的转变,我们打心底高兴,同时我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校班子成员与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商量,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提高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逐步探索出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贫困户大会制度。该会是一个政策宣讲明白会,主要是提醒贫困户,别忘记自己享受了那些政策。学校还采取了分社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以贫困户为主角进行谈心,贫困户在会上可以畅所欲言,谈想法、谋发展、话感情、拉家常、说意见、提建议。
干部在倾听谈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简短、朴实的语言在大会上向贫困户传达政策精神,解读最新的教育惠民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真正了解党的教育扶贫政策的宗旨、目的和意义,让“浑水摸鱼”和“坐吃山空”者无所遁形,自感惭愧。
真心实意获认可。精准扶贫,关键是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一次我们走访到贫困户苟晓娟家中,了解得知:家中一共3人,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家中的生活来源全靠自己打点临时工维系着,生活真的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见到此情景,我们为她的孩子申请了教育救助基金,她不停地表达着对我们的感谢,看着她和家人开始新的生活,我们也倍感高兴。
学校领导教师帮助贫困户规划小椒园、小菜园、拔草、挖地等,不胜枚举。
贫困户李明达意外受伤,学校帮扶人急送他去忠德医院及时就诊,打破抗等。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很小很小,但正因为我们用了真心,动了真情,才让贫困户感受到了温暖,给贫困户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扶贫攻坚的号角嘹亮而深远,精准扶贫的长卷慢慢向着远方展开,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我们就像生活中的一滴水,融入扶贫的大海获得新的生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天的扶贫工作反复做好,用一颗真心去战胜贫困!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