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拉上了一席门楣,驻去了。雨,遮住了一扇窗帘,暂停了。
骑上儿子的小毛驴,来到十七中老校区,微寒中仍有一些冻意,搓着手、跺着腿漫步校园。
四处散落的枯树叶透着颓败意,斑驳的青瓦墙写满了老旧的沧桑。在现实颓废和往日的峥嵘中我穿梭着,毕竟此处凝固着四年的岁月痕迹,虽说不上高尚,也说不了伟岸,却毕竟有着四年风雨心灵积累,而如今,物是人非。往昔的喧嚣,鼎盛的人沸已和着风,迎着雨去了,只留下一个伫立的我在微寒中回忆品味,寂寥孤单似乎索饶着不肯离去。
竹林下,板报前,车棚中曾有过同事的寒暄、曾有过学生的嬉闹、也曾有过聚拢的堂食,可如今什么都没有,只留往昔盛衰写荣辱,形单影只话衷肠。
旗杆下的围栏,仍保留着往日中考冲刺的誓言,曾在此简陋的石板篮球场下,略显单薄的十七学子昂扬挺立而宣誓:“我平凡我奋斗,誓用热血写春秋。”一个个奇迹在言语的见证下成为现实。如今共经风雨的挚友们却一个个离场,黯然神伤。
时代的车轮依然前进,怆然前行的我迈着脚步和着泥泞,悄然来到了教学楼前,推开那一扇扇教室门都会伫立许久。这桌,这椅,这讲台都曾与稚嫩学子荣辱与共。虽天道不足、后所有寐、我们不怕。我们十七中师生撸起袖子加油干,教师勤而奋勉,无所畏惧,苦也好、累也罢、我们孜孜以求、为荣誉而共生。时光见证了我们的辛劳和汗水,口碑验证了我们的获得与价值;学生瘦削的肩膀承载了生命赋予他们的责任,无论是六月的炎日,还是二月的寒冻都阻挡不了他们求学无悔,粉嫩的脸颊,从始至终都写满了坚毅。喜报传来时,可乐混着柠檬,青涩中写满了幸福。一场场、一幕幕在眼前晃动、划过,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似乎有些控制不住,卸下了门楣铁钉的碰触、痛楚从脚底涌向心头,神伤中,我掩上了教室门,离去了。
四合院中,古墙傲然昂首耸立。历史的厚重,岁月是遮不住的。空中阴霾、微润的湿气仿佛裹着孩子们的童颜稚语,掷地有声。红色文化的语文课堂,革命烈士的豪言壮语你们重诵过,“金戈铁马誓写华夏与春秋”“砍头不要紧......还有后来人”后来人的回响在十七中人心中激越。红色文化的音乐课堂,青春的旋律应和着刚毅的舞姿,谱写着十七中人的朝气与蓬勃。往昔风流人物写春秋,咱们十七中人正青春。省立三中的文脉源远方,起飞扬。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青泥荇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我爱你十七,我的校园,我的家。
些许夜幕中,小电驴载着我回了家。 文/李伟平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