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卜莹 报道)“补贴都已经收到了,有了你们的关心帮助,我们干农活都更有劲了……”近日,见到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纪委监委前来回访的工作人员,雨母山镇临江村一村民边忙着手上的农活,边高兴地说道。
全力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关键要靠制度作保障。近年来,蒸湘区纪委监委不断深化推进制度“补丁”机制,将制度建设贯穿于“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全过程,以正风肃纪的新成效着力护航乡村振兴。
以细化任务为抓手打好制度“补丁”
“有了这些实施措施,不管是具体工作还是自查自纠,都让我们有了明确方向,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如何更好地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成了蒸湘区纪委监委的一项重点课题。蒸湘区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等方面,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区抓专项整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形成了区纪委主导、行业部门主抓、各镇(街道)及村(社区)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
同时,通过督促各牵头职能部门、镇街、村(社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全区4个涉农镇街开展全覆盖“驻场解剖麻雀式”检查,以查办案件开路,全面系统施治,共计推动完善相关惠农制度4项。
以强化监督为载体优化制度“补丁”
小微权力看似微小,却连着民生,关系人心向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量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任务日益艰巨。
制度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够、执行力不佳往往是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痛点。蒸湘区纪委监委深入结合“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清廉村居建设等重点工作,认真梳理基层“小微权力”的项目、类别、标准和范围,排查出廉政风险点38个,发布廉政风险提示86条。督促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编制《廉政风险防范手册》,绘制出权力运行流程图,以“清单+流程图+公开”的方式,为村干部履职立规矩、划红线,全力扎紧制度“笼子”,上牢权力“安全锁”。
“有了这份权力清单,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一目了然。”蒸湘区呆鹰岭镇同溪村一村干部边拿着《廉政风险防范手册》,边用笔详细做着笔记。
以形成常态为目的完善制度“补丁”
一望无际的“十里荷塘”,香甜可口的蔬菜瓜果,悠然自得的垂钓人群……一幕幕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效的优美画卷正在蒸湘区雨母山镇徐徐展开。
近年来,蒸湘区纪委监委通过构建“专项监督—发现问题—追责问责—整改回访”监督闭环,进一步堵住管理漏洞、改进制度措施,不断推动乡村振兴长效常治。今年来,已推动有关行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管理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等6项制度,逐渐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
以制度建设巩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以先进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优秀管理制度。蒸湘区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梳理提炼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做法,《清廉村居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夯实“三资”治理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蝶变”》《实行“131”工作法深入推进“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等工作经验被湖南日报、三湘风纪网等重要媒体刊登,形成了具有蒸湘特色的先进经验,为乡村振兴工作始终保持规范化、长效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