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谢小青报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新区无可替代的软实力,更是老百姓的福利。记者从衡阳市高新区环保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高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达16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4天,优良天数比例90.6%,为近年来最好记录。
织密“防控网”打好蓝天保卫战
蓝天白云能够频频亮相,与高新区蓝天保卫战的深入推进密不可分。
在空气治理监测方面,高新区按照生态环境网格化管理要求,今年1月建立全市首批空气自动化监测小微站,一张全域化、精细化防控网越织越密,可24小时监测NO2、PM2.5、PM10、SO2、O3等主要污染物,全方位监控片区大气状况。运行180天来,平均每个点位累计发布数据259200条,上传数据有效率100%,发布数据有效率100%。
这些小微站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还能24小时预警。6月28日3时至8时间,高新区管委会小微站发现异常情况,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偏高。高新区环保局立即调取数据,与真空机电国控点数据对比发现,两者数据大致呈正相关,同时根据所有点位布置情况,推出颗粒物浓度上升的先后顺序是真空机电国控点→高新区管委会→南华附二→衡州小学→蒸水小学,由此推测污染物是从北向南扩散,污染源不在辖区范围。如污染源位于高新区,高新区环保局则会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并重点监控。
高新区还对18个企业和5个医疗机构及13个污染源点位进行全面监管,随机抽样监测污染源点位达标排放情况,确保全区36个污染源点位达标排放。
高污染燃料是大气主要污染源,2018年,高新区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2019年开展“回头看”活动,目前已对辖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进行整治,取缔了2家燃煤灶具经营户,取缔散煤炉263头,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
同时,高新区制定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细则,对园区内20多处工地全部进行了“5个100%”整治。目前所有建筑工程都达到了工地围挡、物料覆盖、施工路面硬化、进出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等要求。高新区还加大了道路渣土运输的管理,重点整治无牌无照敞开式作业的泥头车,严格了渣土运输管理。
“截污治黑”让江河湖泊清澈明亮
水,是生命之源。加强水污染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是环境保护工作尤其重要的一环。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完成了蒸水河6个排污口的截污,8月中旬可完成南华大学排污口的截污,届时将在城区率先完成排污口堵截工作,污水全部统一导入污水处理厂。
全面落实河长制,取缔了2艘水上餐饮船,极大改善了蒸水河、柿江河的水质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河岸保洁机制,分街道分段作业,特别是在今年7月洪涝灾害中,蒸水东堤风光带和柿江河风光带受到损毁,高新区各部门、街道、办事处积极发动干部职工、“衡阳群众”志愿者,走上风光带,开始清淤、冲洗、消毒工作,清扫、保洁、复绿一周内全部完成,还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休闲场所。
河水变清了,湖水也更净了。高新区全面完成平湖公园、生态公园、陆家新屋的黑臭水体整治,关停了公园内5家餐饮店,从源头治理了黑臭水体,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休闲环境。
高新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衡阳建设最美地级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