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争当好医生 善啃“硬骨头”

发布时间:2024-03-26 10:16:1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姜曦悦 范群星 肖春艳 报道)李光胜,男,46岁,前锋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骨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高级专科会员,广安市骨科专委会委员,“广安名医”。擅长中西医结合对各种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对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四川广安前锋区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光胜,从医24年来,他始终怀着一颗医者仁心,从初出茅庐的兢兢业业,到如今经验丰富救人无数,变的是越来越先进的医学技术,不变的是他守护患者的初心使命。近日,笔者采访了李光胜,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希望医治母亲走上从医路

李光胜从小就很有担当。从懂事以来,他就坚定了学医的想法。“母亲患肺结核多年,身体一直很差,我希望通过学医,治好母亲的疾病,消除亲人的病痛。”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李光胜顺利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始走上从医之路。

2000年大学毕业后,李光胜入职邻水县中医医院。在最初几年里,李光胜感觉压力巨大。“要掌握的知识太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太难、太复杂。”李光胜回忆道,“做医生完全不像自己年幼时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医生,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尽管学医很难、工作很累,但在从医这条路上,李光胜一直锲而不舍。“每当为患者解除病痛,便欣慰当初选择了医学。医生这个职业,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工作中,李光胜认真对待患者,在脊柱、颈、胸、腰椎手术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他还潜心科研,先后参与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出版学术著作2部。

精湛医术让患者重获新生

2021年7月,63岁的连某来到前锋区人民医院就诊。他怎么也没想到,40年未正常行走的他,能在这里重获新生。

40多年前,连某因不明原因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伴行走困难,后逐渐加重致完全无法正常行走,偶尔借助双拐能勉强拖行。多年来,由于经济拮据,连某的病一直未得到有效医治。2021年7月,连某因小腿皮肤溃烂到前锋区人民医院就诊。李光胜了解其病情后,建议为其分期进行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由于当时连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光胜向其讲解了“先诊疗后付费,自负费用不超过10%”的政策,让其安心手术。

就这样,李光胜和团队在完成术前准备后,对连某进行了手术。手术后,连某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明显改善,经休养后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前锋区人民医院骨科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数十面患者赠送的锦旗,李光胜的名字频频可见。

“‘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我和团队将秉承这种精神,救治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李光胜说。

带领医院骨科从无到有

2021年5月,李光胜来到前锋区人民医院工作。同年,该院开始组建骨科。经过近三年的发展,目前全市骨科领域能开展的手术,该院骨科基本都能开展。

李光胜见证了前锋区人民医院骨科的成长历程。“早期医疗器械匮乏,很多手术无法开展,人手也紧缺,患者一多,医生就得连轴转。”李光胜告说道,他不仅要负责具体临床诊疗,还要负责带教及科室管理工作。

骨科从无到有,凝聚着李光胜的心血。他带领科室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医技医德医风上均取得不菲成绩。经过多年发展,科室具备各种疑难、危重脊柱疾病特别是颈椎疾病的诊疗能力,在脊柱疾病特别是颈椎疾病的治疗上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室率先开展了颈椎悬臂梁及胸腰椎前路小切口手术技术,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促进了全市骨科学科发展。

截至目前,科室累计开展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400余台,累计治疗门诊及住院患者2万余人次,成功帮助80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诊疗难题。

展望未来,李光胜希望继续带领前锋区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为市级重点专科,继续学习先进理论及技术,争取走在本市骨科领域前列,并争取尽快创建省级重点专科。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