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浙江安吉:“‘两山’试验区 灵峰示范地”在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蔓塘里举行

发布时间:2019-08-20 12:26: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曾庆华 报道)2019年8月18日19点,由浙江省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两山’试验区 灵峰示范地”暨蔓塘里大地之光项目开业仪式在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蔓塘里举行。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旭华;安吉县政府副县长任贵明;安吉县政府副县长、灵峰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管永丰等相关部门和乡镇有关人员参加。

据了解,2008年7月,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2011年6月成立了管委会,2014年2月成立了街道。一路走来,灵峰坚定选择举“两山旗”、打“生态牌”、念“休闲经”、走“转化路”,历经十余年的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灵峰从一个新生婴儿,已茁壮成长为青壮年,总体形成了“以美丽乡村为主题特色,以全域旅游为实践路径,以休闲度假为核心产品”,涵盖绿色经济、亲子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多种主题的度假产品体系,总投资达300多亿元的30多个项目,正让度假区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成金山银山。十年筑梦,化茧成蝶,灵峰于2018年初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全国30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唯一一个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度假区,这是对灵峰生动践行“两山”理念最好的肯定与褒奖。当前,作为安吉旅游业发展的主平台,灵峰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创造性的提出“打造‘国旅’样板”,建设“中国最美公园”,努力将度假区建设成为浙江“大花园”里的精品园。

蔓塘里大地之光项目就是“两山试验区,灵峰示范地”探索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蔓塘里采用“村集体+工商资本+农户”模式,实现三个“盘活”:盘活闲置农房:盘活村集体茶厂面积3567平方米,流转闲置农房6幢,注册个体工商户37家;盘活闲置茶山:盘活267亩茶山,把采茶季后闲置的茶山作为景观用于经营;盘活美丽环境:投入基础设施,改造后的美丽环境都变成了经营资产。比如古戏台、古建筑、老街、园林。实现三个“带动”: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投资项目方承诺,项目运营后门票收入给村集体提成10%,每年80万元保底;带动村民创业致富:80%的员工都是本村人,盘活闲置劳动力、招引本村在外大学生、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企业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更进一步对4050村民进行竹编工艺培训,鼓励村民充分发挥创意,帮助进行房屋改造设计,充分开发村民潜能;带动月光经济发展:以竹元素为核心的大地艺术加文创灯光的夜游项目有效补齐安吉夜游产品短板,通过夜游项目打造,使之成为区域内的“游客集散中心”,让白天各景区的游客,在这里产生交叉、互哺效应,促进旅游产业各环节融合发展,形成可持续性的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灵峰度假区积极转化“国旅”创建成果,实现了筑巢引凤,通过整体区域规划、整体产业布局、整体联合开发,引导横山坞、剑山、大竹园由点成线、由线成片开展三村联创、抱团发展,实现了三个“共建共享”,即实现了美丽环境共建共享、美丽经济共建共享、美丽文化共建共享。灵峰旅游度假区作为“两山”试验区的一份子,先行先试、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前不久由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颁发的《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三年内将投入39亿元重点建设度假区“一中心四平台及智慧社区系统”未来社区。

绿水青山在安吉,试验示范灵峰行。如今灵峰旅游度假区建设已迈入第二个“十年”,接下去灵峰将继续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聚焦主业,创新“两山”实践,以“全域美丽的新高地、乡村旅游的新高地、产城融合的新高地”的卓越追求,打造“国旅”样板示范、建设“中国最美公园”,积极打造“两山”转化的“灵峰经验”“灵峰样板”。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