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湖南衡阳石鼓区民政局倾心办实事,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发布时间:2024-09-24 13:44: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小伟 报道)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石鼓区民政局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弱势群体前行的道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倾心为弱势群体办实事,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倾心救助,筑牢生活保障。石鼓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们深知弱势群体生活的艰难,他们不辞辛劳地深入基层,走街串巷,对每一个角落进行细致排查。无论是生活贫困的家庭,还是遭遇突发困境的个人,都能被他们及时发现。对于那些生活陷入困境的百姓,民政局迅速行动,发放救助资金和物资,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一袋袋大米、一桶桶食用油、一床床温暖的棉被,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党和政府关爱的传递,让弱势群体在困境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遗忘。

石鼓区民政局人员走访慰问朱小通(化名)

在石鼓区,有这样一位少年,名叫朱小通(化名),年仅 15 岁,却承受着生活的重重磨难。他的父亲患有精神三级残疾,正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母亲失联,至今杳无音信。早年,朱小通在伯父的监护下,于 9 岁才得以踏入学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伯父因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无法再继续担任他的监护人。

朱小通的家位于石鼓区黄沙湾社区松木村,那是一座爱民房,因年久未住,早已破败不堪,杂草肆意生长,根本无法居住。 石鼓区民政局得知朱小通的困境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展开深入调查和实地查看,并联合石鼓住建局、石鼓政法委、妇联以及黄沙湾街道、松木村共同为朱小通修缮住房筹措资金。通过多方努力,民政局从临时救助中拨付 4200 元,同时链接妇联给予 1000 元救助资金。很快,朱小通家的房前屋后杂草被清除,地面得以硬化,通水通电问题得到解决,日常生活用品、家具家电焕然一新,门窗也被更换。

今年 9 月,朱小通小学升初中。原本他被石鼓船山实验中学录取,但由于学校无法安排住宿,而他家离学校路途较远,通校存在安全隐患。石鼓区民政局积极对接区教育局,成功将朱小通的学籍转至石鼓三中,并为他安排好了住宿入读等事宜。此外,在 8 月份,民政局还为他开展了慈善助学救助,金额达 2000 元。

9 月 15 日,石鼓区民政局儿童福利股工作人员、黄沙湾民政办主任以及松木村民政专干一同来到朱小通家中,详细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并送上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用品。不仅如此,民政局还特意联系了向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老师王慧,为朱小通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服务。目前,心理疏导已开展 3 场次,有效地帮助朱小通排解了心中的困惑和烦恼。

朱小通对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充满感激之情。他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并没有抛弃他,而是给予了他温暖如家庭般的关爱。他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针对像朱小通这样家庭监护缺失的特殊群体,石鼓区民政局积极行动,通过社交媒体和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家庭监护缺失孩子的现状和需求,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关心这些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让这些孩子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石鼓区民政局始终将弱势群体的冷暖放在心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对于生活贫困的群体,他们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救助,还注重精神上的慰藉。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与贫困家庭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救助工作中,石鼓区民政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救助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弱势群体信息数据库,实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救助方案,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最恰当的救助。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救助合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中来,共同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石鼓区民政局,用真心、真情、真意,为弱势群体办实事、解难题。他们的付出,让弱势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同时,也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像朱小通这样家庭监护缺失的少年们定能在关爱中茁壮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