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市番禺区举行。国内外顶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精英汇聚湾区“智核”番禺,产学研深度融合、政企校携手共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构筑高技术产业新支柱。
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现场
“当前,智能革命席卷全球,人形机器人走进工厂车间、无人驾驶重塑交通规则、工业大模型重构制造流程。这些场景变成现实,正在番禺逐步的迭代和演进。”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致辞时向向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和企业家发出来番禺,正当时的邀约。他指出,番禺有产业深度融合的坚实支撑、有创新驱动发展的智核引擎、有产业生态构建的强大平台,在这场科技大革命与产业大变革中,番禺不会缺席、不能落下。番禺将携手企业、院校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创新创造创业,与机器人产业同频、与人工智能时代共振。
大会举行了广东省机器人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表彰了在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该奖项旨在表彰机器人产业杰出贡献者,推动产业科技发展、提升综合实力,一直是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的最高奖项。颁奖仪式不仅为获奖者提供了荣誉激励,也为行业树立了创新典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大会发布了《2024 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中提到,2024年广东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万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增长31.2%,占全国的40%以上。广东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广东省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优必选、比亚迪、广汽、小鹏汽车、广州里工、鸿蒙开源乐聚机器人、南科大逐际动力等都在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与产业。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会长孙志强致欢迎词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大会执行会长任玉桐介绍说,本次大会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汇聚了国内外机器人行业的院士、知名教授、行业领袖及企业家代表等共计500多人,通过学术报告、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国内外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同时组织并召集国内外具身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行业前沿趋势开展深入研讨,分享具身智能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应用,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致辞
上午的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副秘书长李晓佳发表题为《当前机器人行业运行情况及未来走势预判》的主题报告。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全面解读了当前机器人行业的运行状况。她指出,近年来,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也面临着技术瓶颈、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在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她认为,智能化、个性化、协作化将成为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深圳市金大智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TO陈迪凡,深圳市华成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博士朱波,海康威视行业专家曾星源,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器视觉总监焦冠军,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中国建设银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元茹峰依次作主题演讲。
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亮相此次大会现场
下午的具身智能研讨会,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马书根带来了题为《具身智能?具身技能?——特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的主题报告。报告通过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特种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和研发难点。他指出,具身智能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研发具有特定技能的机器人,以满足实际需求。
中科大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陈小平,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士杰,广汽集团人形机器人团队创始人张爱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中心主任、国家万人领军、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制造系统专委会主任张正涛,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喻豪勇,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刘阳,ABB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松洁,广州映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中心副总经理罗兆恒围绕具身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依次作主题演讲。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如何实现学术圈和产业圈的协同与融合以及工业应用等话题展开深入的圆桌对话和交流。(邓小保 陈小伟 罗昌玉)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