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330省道190-200Km地段,曾因事故多发且造成人员伤亡而被广泛关注。湘乡市对症下药,通过“科学治理+严格执法+立体宣传”模式治理这一顽疾取得明显成效,其做法不久前获得省专家组一致好评并作为精品案例推荐。
该路段路面宽10米,双向两车道,共有6处急弯,部分弯道叠加长下坡。加上标志标线不全、弯道视距不良和弯道安全设施缺失,车辆超速且违法压实线的现象较多,导致对撞事故及失控翻车事故频发,被列为事故多发地段。
科学治理,打造智慧安防新样板
为切实消除这一安全隐患,湘乡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组,建立了“专家会诊+专班督办+专项验收”工作机制,邀请省、市交通工程专家现场勘查3次,制定了3套整改方案。
首先,实施道路线形优化工程。对两处高风险急弯处,采取“削山改线+半径优化”措施,共清除山体土方1.1万立方米,将弯道半径由原50米扩展至100米,视距提升200%;其次,完善智能防控体系。在4处急弯地段设置4套压实线电子抓拍设备;在平直路段设置区间测速系统1套,其他卡口视频设备4套。设备启动以来,交通违法数据逐月下降,压实线强行超车的现象基本杜绝,区间测速路段平均车速整体下降20%。
同时,细化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两年多来,在该路段共增设禁令标志28块、警告标志46块、诱导标志36块、减速带3600平方米、中心振荡标线200平方米、其他标线2万平方米,道口桩206根、爆闪灯60个、减速丘20处、波形护栏520米。
严格执法,构建动态监管新机制
在执法方面,实施“三班两运转”勤务模式。整治开展以来,日均投入警力12人(次),每年查处超速超载、强行超车、无证驾驶、酒驾、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2100余起,重点车辆管控率达100%。
此外,建立数据研判机制。运用交通态势感知平台,分析事故形态8类,精准开展“两客一危”、大货车专项整治行动30次,重点路段违法率下降70%。
立体宣传,开创共治共享新局面
湘乡市在宣传教育方面也想了不少办法。一是实施“靶向宣传”工程,先后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9场(次),入户宣传覆盖沿线5个行政村1300余户,建立网格化宣传微信群18个;二是开展精准“面对面”宣传,给沿线村民发放“致国省道沿线居民一封信”1500份,给过路大货车逐车发放《致货运机动车驾驶员一封信》1200份,还在省道沿线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宣传标牌16块。
同时,创新教育载体,组织货运企业专题培训4场,签订安全承诺书320份,设置固定宣传栏15处,悬挂交通安全横幅32条。发放反光警示贴2300余张,群众交通安全知晓率达95%。
通过这些举措,该路段亡人事故下降明显。湘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通过加强智能防控设备联网应用、加强道路隐患动态排查机制建设和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加强”举措,力争将该路段打造成为平安交通示范路段。(张立 李智)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