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南省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回龙圩镇的八仙洞村,青砖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民何吉高正拿着手机扫描公共区域的二维码,“今天轮到我家负责公共区域清扫,上传照片接受大家监督。”自推行“环卫自治+数字监督”模式以来,这种全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实践正在当地形成示范效应。
创新机制破解治理难题
针对农村环境整治“政府干、群众看”的困局,回龙圩管理区自2024年启动环卫自治行动。每户村民不仅需维护自家房前屋后卫生,还需通过排班制参与公共区域维护。村委会将全村卫生区域划分责任网格,建立动态积分台账,每月公示“积分榜”“红黑榜”等激发村民积极性。
二维码让监督触手可及
在村口石碑、健身广场处公共区域,蓝底白字的“环卫自治二维码”格外醒目。扫码进入的数字化平台既可查看当日值日生信息,也能实时上传环境问题。“上周发现小公园处有白色垃圾,拍照上传后立马就处理好了。”李家塘村大兴塘屋场村民黄记波展示着手机里的处理记录。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群众反馈27条,整改率达100%。
自治实践培育文明乡风
“现在家家都争当'清洁示范户',连84岁的张美英奶奶都主动报名值日。”兴隆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甘功强介绍,通过实施环卫自治、开展“最美庭院”评选等,村民参与率从初期的72%跃升至98%。据统计,试点村月均清理垃圾量同比下降45%,群众满意度达96.8%。
回龙圩镇党委书记陈江伟表示:“这种'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既降低了行政成本,更培育了村民自治能力。我们正将经验推广至全区各个屋场,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有周边3个县区160余批次人前来考察学习。
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回龙圩的实践证明,当基层治理插上数字化翅膀,传统乡规民约便能焕发新活力。这场“环境革命”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更重塑着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态基因。(邓小保 陈小伟 李世峰)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