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贴耳、侧耳根等。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话题性的特色植物,它凭借独特风味成为云贵川餐桌宠儿,又因其药用价值载入多版《中国药典》,2020年更是入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中成药成分。
来源与性状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发源于长江流域及以南湿润地带,《名医别录》最早记载其药用。植株高30~60厘米,心形叶片碧绿带紫红脉络,夏季穗状花序绽放白色小花。最显著特征在于揉碎叶片后散发的浓烈鱼腥味,这种特殊气味源于所含癸酰乙醛(鱼腥草素)。地下匍匐茎雪白脆嫩,正是食用主要部位。
新鲜鱼腥草 图/网络
鱼腥草根 图/网络
双重身份解析
药用价值
传统功效:《本草纲目》载其“散热毒痈肿”,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归肺经,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被誉为“天然抗生素”。
现代研究:其含槲皮苷、钾盐等成分,具有抗菌(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利尿等作用,鱼腥草注射液曾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疗。
食用文化
云贵高原将鱼腥草食用发挥到极致:凉拌折耳根入选非遗美食,腊肉炒折耳根成为待客佳肴,火锅蘸料更少不了它的身影。其富含膳食纤维(100g含11.8g)、维生素C(70mg/100g),兼具营养与风味。
经典药膳配伍
鱼腥草雪梨饮
做法:鱼腥草鲜品50g,加雪梨1个,加冰糖少许,炖煮30分钟即可。
主要功效:缓解秋燥咳嗽。
鱼腥草雪梨饮 图/网络
薄荷鱼腥草饮
做法:鱼腥草干品15g,加鲜薄荷10g,沸水焖泡。
主要功效:防治风热感冒。
鱼腥草炖排骨
做法:鱼腥草地下茎200g+排骨500g+老姜,文火慢炖2小时。
主要功效:清热、排脓、解毒。痤疮化脓者食用尤佳。
鱼腥草炖排骨 图/网络
凉拌四合一
做法:鱼腥草嫩茎叶+腐竹+黑木耳+胡萝卜丝,淋酸辣汁。
主要功效:促消化降血脂
凉拌四合一 图/网络
创新应用
鱼腥草茶:晒干鱼腥草叶茎与金银花1:1配伍,代茶饮预防咽炎。
抗菌蘸水:研磨成粉混合辣椒面,作为云南菌菇火锅“解毒”蘸料。
科学食用指南
鱼腥草每日鲜品摄入建议不超过100g,虚寒体质者宜配伍生姜、肉桂。注意其含马兜铃内酰胺(非马兜铃酸),虽无直接肾毒性证据,但建议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干品用量15~30g,鲜品加倍。
结语
从越战时期战地消炎药到现代分子药理学研究对象,从田间野菜到米其林餐厅创意食材,鱼腥草诠释着"良药可口"的智慧。这种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的植物,正以跨界姿态演绎着传统医药与现代生活的精彩对话。(邓小保 刘琪)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