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南水北调 润泽南北

发布时间:2019-09-27 01:16:28 推广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人民网武汉9月26日电 (张沛)25日,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治水筑安澜 兴水润民生”新闻发布会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已不间断安全供水约1700余天,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调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保证了从“丹江口到家门口,从中线源头到水龙头”的水质安全。

中线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约1700余天,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成为受水区的主要水源,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已超过26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北京城区南水占到自来水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5亿立方米,增强了北京市的水资源储备,提高了首都供水保障程度。天津14个区居民全部喝上南水,南水北调已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南受水区37个市县全部通水,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八成以上为南水。河北80个市县用上南水。

另外,北京、天津等受水区加快了南水北调水对当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换,已压减地下水开采量逾8亿立方米。北京市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遏制了多年来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其中怀柔应急水源地周边地下水位已回升11.2米。根据今年6月底的监测数据,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与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3.16米。

同时,作为生态工程,中线工程连续两年向沿线受水区实施生态补水,累计补水11.6亿立方米,河湖生态与水质得到改善,地下水位回升明显。河北省补水后9条河道沿线5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上升0.49米,12条天然河道得以阶段性恢复,白洋淀由补水前的劣Ⅴ类提升为Ⅱ类。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