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深夜“设备诊疗师”守护列车二十载

发布时间:2025-04-29 15:40: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广铁集团衡阳电务段郴州信号车间郴州站北部工区,提起工长李相锋,工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设备的‘活字典’,班组的‘千斤顶’!”这个管辖郴州站北部及驼峰场信号设备的工区,设备种类繁多、工况复杂,每台设备都有独特的“性格”和“脾气”。而李相锋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备医生”,不仅能准确“把脉诊断”它们的运行状态,还能“对症下药”,确保设备始终稳定运行。

4月26日凌晨4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相锋已经开始了他的夜间作业。郴州站北部工区管辖着站场北部及驼峰场的信号设备,这里设备种类繁多,服役年限跨度大,光是道岔就有ZD6、ZYJ7等多种型号,每台设备都像人一样有着独特的“性格”。

“这台ZYJ7道岔最怕潮湿,一到梅雨季就容易犯‘关节炎’;那组轨道电路就像个‘老顽童’,天气突变时总爱闹点小情绪。”李相锋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为了摸透这些设备的“脾气”,他建立了详细的“设备健康档案”,记录着每台设备的运行曲线、维修历史和特殊特性。

李相锋正在检查设备配线  摄/颜璐茜 

每天天窗点作业结束后,别人都回去休息了,李相锋却留在工区,一页页翻看设备运行记录,对比曲线变化。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录每台设备的“性格特点”:2068号道岔在气温低于5℃时容易卡滞,2066号轨道电路在雨季容易受潮导致红光带,驼峰场的信号机需要特别检查接点……这些细节都被他一一记录在册,久而久之,全部刻进了脑子里。  

“李工长对设备的了解,比对自己的手指头还清楚!”工区里的老师傅们笑着说。今年春运期间的一个深夜,驼峰场一组关键道岔突发故障。当时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度,维修人员一时找不到症结所在。李相锋赶到后,俯身贴近设备,仔细聆听转辙机动作的声音。“是锁闭杆的摩擦声不对,”他立即判断出问题所在,不到二十分钟,故障就被排除,确保了春运列车的正点运行。

李相锋正在紧固螺丝  摄/颜璐茜 

郴州站北部工区现有职工14人,其中50岁以上的老师傅就占了8人。作为工区最年轻的“80后”,李相锋深知老师傅们的难处。

“老田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站,老李的膝盖受不得寒,郑师傅的高血压最怕熬夜......”说起工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李相锋如数家珍。每次排班时,他都会根据每个人的技术特长、身体状况“量体裁衣”,把最脏、最累、最危险的登高作业统统揽在自己身上。

信号设备维护面临着高压、高速、高空“三高”风险,可以说“晴天满身汗,雨天一身泥,寒冬迎冰雪,三九战严寒”是李相锋工作的真实写照。身为工长,他始终秉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信念。每当“天窗”作业时间紧迫,他总是说:“能抢一分钟是一分钟,多干一点是一点。”重达百余斤的信号机箱,他第一个上前搬运;深夜的应急抢险,他最后一个离开现场;风雪中的设备检修,他总是把最艰苦的区段留给自己。

工区老师傅李国勇动情地说:“相锋这孩子稳重、靠谱,再重的担子他都能扛。有他在,我们这些老伙计干活心里特别有底。”而李相锋只是笑笑:“老师傅们把半辈子都献给了铁路,现在该我们年轻人多担待了。”

像李相锋这样的基层工长或许并不显眼,但他们用扎实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正点,诠释着新时代铁路人的精神品格。(邓小保 颜璐茜 耿学锋)

责任编辑:刘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