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图/廖嘉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28日至29日,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中共衡阳市委、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的“心社历史和革命精神”专题座谈会在衡阳党史馆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湖南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院原院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胡振荣,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红喜,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谢承新,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胡果雄,衡阳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市政协原主席刘丽华等领导出席座谈会。
会前,与会领导和专家循着衡阳革命历史脉络,参观了湘南学联纪念馆、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支部革命历史陈列室、衡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以及“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衡阳党史馆等革命旧址和红色地标,仔细观看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资料,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革命斗志、高尚的爱国情怀,切身感受发生在衡阳这片红色土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衡阳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市政协原主席刘丽华主持会议 图/廖嘉玲
座谈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幕式,由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市政协原主席刘丽华主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胡果雄致欢迎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谢承新讲话。
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胡果雄欢迎辞 图/廖嘉玲
胡果雄在致辞中指出,衡阳是红色潮涌的热土、制造崛起的高地、文旅辉映的标杆,“心社”之于衡阳是革命的火种、信仰的实践、希望的延续,希望大家共同为心社传承献智、为红色衡阳发声、为党史工作聚力,推动衡阳红色文化从地方走向全国。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谢承新发表讲话 图/廖嘉玲
谢承新表示,心社是顺应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形势而建立的湘南先进青年进步团体;心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团干部,有力地推动了湘南革命形势向新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持续深耕心社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写好心社故事新篇章。他强调要紧扣新时代新使命,持续加强对心社历史研究阐释;要紧贴新青年新要求,用心用情讲好心社故事;要紧抓新形势新任务,持续擦亮“心社1921”红色品牌。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发表讲话 图/廖嘉玲
龙新民指出,诞生在湖南省立三师的爱国青年革命团体——心社,培育和凝聚了中国革命早期的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和共产主义战士,心社的历史在衡阳,在湖南,乃至中国的党史、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心社的历史值得纪念和研究。心社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不惜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学习和弘扬。龙新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工作、更有力的措施,宣传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湖南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院原院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胡振荣发表讲话 图/廖嘉玲
座谈会第二阶段为交流研讨,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虹主持,省政府参事、省委党史研究院原院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胡振荣,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红喜作主旨发言。原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研究员夏远生,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湘潭大学主任刘建平,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经纬,郴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曾昭仁等7位优秀论文作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在交流中,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心社作为衡阳建党建团的源头、湘南传播马列主义的摇篮,与长沙新民学会并称五四时期湖南进步社团的“双子星座”,在建党之初极具影响力。它有力推动马列主义传播、促进民众觉醒,奠定湘南党团组织发展的思想与组织基础,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反动势力,为革命事业培养输送了众多骨干。心社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求真、自律、担当、进取、奉献”,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元素。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红喜发表讲话 图/廖嘉玲
李红喜认为,蒋先云、贺恕等心社成员在湖南早期建党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心社成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身上彰显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新时代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敢于担当、勇于斗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胡振荣作总结讲话,他全面解读了心社研究的现实意义、心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心社研究的努力方向。他认为,心社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彻底性的革命团体,心社研究是非常好的历史研究主题,“心”紧密切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心学”。他强调要深挖心社资源,新增衡阳党史的历史叙事;要深挖衡阳红色资源,打造衡阳新的红色品牌;要用历史映照现实,服务衡阳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他指出本次座谈会在心社历史、心社人物、心社地位和贡献,心社革命精神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他期望下一步在“心社成员与毛泽东”“心社与新民学会”“心社与湖南建党”“心社革命精神与建党精神的孕育”以及“心社革命精神时代化发展”等方面产出更有分量、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次专题座谈会共收到来自全国的投稿62篇,经遴选38篇优秀论文参会,这些论文挖掘出众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填补了心社历史研究的多项空白,将心社专题研究推向了新高度。会议还立足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深入研讨交流,提出要研究好心社光辉历史,宣传好心社红色故事,传承好心社革命精神,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为衡阳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贡献更多党史智慧和力量。
会前,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心社1921”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图/廖嘉玲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衡阳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衡阳师范学院宣传统战部、团市委、衡阳日报社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史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市党史学会会员代表,心社守护人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座谈会。(邓小保 陈小伟 龙泽慧)
责任编辑:刘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